【證券日報】
“我們今年才入駐北京、廣州,剛開業不久就暫停堂食,當時是非常擔憂的。”12月6日,珮姐老火鍋創始人顏冬生告訴記者,“北京合生匯店12月7日正式恢復堂食,三里屯店也即將恢復堂食。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對于餐飲行業無疑是一件好事,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切將遵循區域防疫政策進行,加強門店的相關防疫工作。”
12月6日,包括珮姐老火鍋、呷哺呷哺、海底撈、永和大王、旺順閣等多家餐飲企業均表示北京門店陸續接到恢復堂食的通知。當日,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發布消息提示,切勿放松警惕,要從嚴落實好餐飲經營單位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恢復堂食,做好餐飲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服務保障工作。
12月5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上海市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七方面提出19項重點任務。目標到2025年,形成碳普惠體系頂層設計,構建相關制度標準和方法學體系,搭建碳普惠平臺,選取基礎好、有代表性的區域及統計基礎好、數據可獲得性強的項目和場景先行開展試點示范,銜接上海碳市場,探索多層次消納渠道,探索建立區域性個人碳賬戶,打造上海碳普惠“樣板間”。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碳普惠體系的建設能夠調動全社會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有利于我國綠色低碳轉型。通過為碳積分高的企業和個人提供優惠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能夠促進企業和個人積極主動地積累碳積分,從而對其踐行綠色低碳行為起到引導作用。
僅剩不到一個月時間,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以下簡稱“國補”)將正式退出。在這最后一段時間,不少車企花式放大招,鼓勵消費者趕上政策“末班車”。同時,在政策刺激下,11月份新能源車產銷兩旺,交付數據亮眼。
據已發布的數據,哪吒、理想、蔚來、小鵬等“新勢力”車企11月份普遍實現交付高增長。此外,傳統車企在轉戰新能源市場后,銷量表現強勁,廣汽集團旗下埃安11月份銷量為2.88萬輛,單月銷量遠超一眾造車“新勢力”。
【證券時報】
從投資咨詢公司到券商、期貨機構,深圳證監局近日發布的證券期貨機構監管通訊中,針對持牌金融機構展業、管理、整改過程中存在的諸多風險違規事件,集中進行了整頓和警示。其中,還包括部分新型居間人風險案例。
監管部門首先聚焦的仍是行業內最為常見的展業合規問題,例如有證券投資咨詢公司不規范展業,被采取了責令改正并增加合規檢查次數措施。
連花清瘟斷貨的消息不斷發酵。繼總部員工需排隊購買、多地藥店斷貨之后,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坐地起價的現象,同一品規的產品在同一渠道上的報價差距超過5倍。
12月6日晚間,以嶺藥業在互動平臺上表示,該公司近來連花清瘟供貨價格保持穩定。如果消費者發現個別終端出現漲價情形,請及時向當地相關部門進行反映。目前公司正在采取各種措施擴大生產,全力保障市場供應。
11月以來,滬指震蕩上行,累計上漲11.03%,深成指漲9.65%,創業板指漲5.66%。市場反攻之下,各路資金入市意愿強烈。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11月1日至12月5日,A股市場融資凈買入279.29億元,兩市最新融資余額14707.46億元。
以申萬一級行業劃分,共計13個板塊融資凈買入額在10億元以上。醫藥生物融資凈買入額居首,高達115.34億元;電力設備次之,有76.6億元;通信、機械設備、建筑裝飾、基礎化工、電子等融資凈買入額均突破20億元。
【上海證券報】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的股權在公開掛牌市場上尋求轉讓。隨著公募行業發展駛入快車道,近幾年基金公司股權掛牌價格水漲船高。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募行業仍具備較強貝塔屬性,也因此吸引了多路資本入局。
北京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三峽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三峽財務”)擬轉讓民生加銀基金6.67%股權,轉讓底價為1.49億元。信息披露起始日期為12月5日,信息披露結束日期為12月30日。
制造業投資迎來新一輪支持。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投資指南》正在修訂,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將啟動創建。各地也紛紛出臺政策,推動技改和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
今年以來,制造業投資增長勢頭良好,前10個月同比增長9.7%。分析人士表示,系列支持政策有望帶動制造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助力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
首批參與試點的養老理財產品面世一周年之際,記者梳理發現,截至12月6日,已有9家理財公司共計發行50只養老理財產品,其中40只產品的最新凈值超過“1”。
去年12月6日,工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和光大理財推出了首批4只養老理財產品。養老理財產品“首登舞臺”便發行火爆,甚至有產品提前售罄。
一年以來,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從“四地四機構”擴容至“十地十機構”,試點機構步入產品常態化發行階段。當前,養老理財產品總體表現如何?展望未來,養老理財市場有哪些新趨勢和新突破?
【中國證券報】
12月6日,A股大消費板塊全線“大反攻”,商貿零售、食品飲料、美容護理、社會服務等漲幅居前。事實上,消費板塊的反彈態勢從11月初就已經“顯露頭角”。受益于消費板塊的良好表現,不少消費主題基金近期業績強勢逆襲,部分基金11月以來的收益率甚至已超過40%。
展望后市,基金人士認為,消費板塊行情向好基本成為市場共識。不過,機構也提示要警惕短期熱點炒作風險,應深耕基本面,把握結構性機會。
12月6日,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地區范圍的通知》?!锻ㄖ诽岢?,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二手車出口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有序擴大二手車出口,推動外貿保穩提質,決定新增遼寧省、福建省、河南省、河北省(石家莊市)等14個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
業內人士表示,二手車出口是我國穩外貿、促內需、拉動汽車消費的重要舉措。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強勢崛起,二手車出口規模快速增長,出口車型日益豐富,出口均價不斷提高。
2022年即將進入尾聲,今年以來定增市場的“全景圖”也愈發清晰。截至12月6日,今年以來A股市場實施的定增已接近300例。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今年以來A股定增案例發現,在相關細分領域頭部企業的定增名單中,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瑞銀集團等諸多知名外資機構不惜提高報價也要搶占份額。從行業層面看,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制造領域是外資機構大力布局的重點。
“毫無疑問,行業頭部公司更容易募到資金。”某中小市值上市公司董秘向記者坦言,那些對所處行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定增項目已逐漸成為主線,吸引著產業資本、外資機構等不斷涌入。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