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近期,玻璃期貨主力合約和現貨價格雙雙持續下滑,引起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收盤,國內期貨市場玻璃主力合約報收于1422元/噸,當日下跌3.79%。將時間線拉長來看,玻璃主力合約價格自2022年2月11日出現跳水以來,已累計下跌39.72%;現貨市場方面,生意社數據顯示,浮法玻璃7月21日現貨參考價為20.06元/平方米,較2月16日的年內高點29.04元/平方米已累計下跌30.92%。
受玻璃價格持續下滑影響,多家A股市場玻璃板塊上市公司出現了2022年中報業績預減、估值下滑的情況,有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板塊投資價值值得期待。
上半年價格先揚后抑
事實上,今年年初,玻璃價格曾出現過小幅拉升。
以玻璃期貨為例,期貨價格由2021年12月31日的1705元/噸一路上行,震蕩上漲至階段高點2022年2月11日的2169元/噸左右,隨后出現了長時間的持續震蕩下跌走勢。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2年年初,受環保限產等因素影響,華北等地玻璃產量受到壓制,開工率出現小幅下滑,玻璃廠家相繼漲價,甚至一度出現了玻璃廠外拉運車排長隊拉貨的情況,玻璃價格也因此一路上行。而在這種引導預期下,生產企業紛紛增加了產能,企業開工率以及全國玻璃生產線運行量快速上行,目前來看,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而住房和汽車兩大需求下滑對玻璃價格造成較大拖累。
葉銀丹介紹,今年以來,受居民收入下降、對經濟預期轉弱等因素影響,疊加上半年全國多地疫情形勢復雜嚴峻,商品房銷售情況遇冷,有數據顯示,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超過20%。加之上半年汽車產銷量表現不佳,汽車玻璃需求也有所下降,導致玻璃企業庫存處于高位。
“目前來看,玻璃產業下游訂單仍未見明顯改善跡象,整體需求仍較弱,廠家虧損加劇,生產企業出現了一定的恐慌心理,紛紛降價求售。”葉銀丹說。
康楷數據首席經濟學家楊敬昊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玻璃作為重要的建材,自今年2月份開始期現價格進入下行區間,這與樓市投資情況關系密切。而判斷樓市是否已經見底,還需要看7月份的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情況。即使大膽假設6月份數據已經探底,從樓市傳導到下游建材需求,也還需要一段時間。
統計局網站數據顯示,1月份至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8314億元,同比下降5.4%。住宅開發投資即使情況稍好,但也較5月份進一步探底,1月份至6月份累計下降4.5%。
北京福盛德咨詢宏觀經濟研究員馮默涵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玻璃品種屬于地產后周期板塊,即在土木工程后,正式交付之前的階段是玻璃需求最大的階段。
“上半年,房地產開發商整體延續了2021年下半年以來的資金緊張狀態,竣工出現延后的情況時有發生,也導致地產后周期板塊出現需求下滑的情況。”馮默涵補充道。
下半年或將有所企穩
那么,下半年玻璃期現貨價格將呈現怎樣的走勢?供需因素、成本因素會否出現好轉?
淳石集團合伙人楊如意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玻璃價格下半年低位運行的情況可能難以改善。需求端方面,雖然最新的樓市銷售數據相比于年初有所好轉,增速也已經出現修復,而且中長期地產銷售改善的可能性較大,但是即使假設玻璃需求能跟隨房地產銷售數據出現明顯修復,對應下半年環比和同比增速達到10%和3.5%附近,那么玻璃全年需求也基本在-1.2%附近,加之目前玻璃庫存仍處于高位,去庫速度較為緩慢,企業將持續面臨高庫存和現金流不能釋放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成本端方面,浮法玻璃使用的主要原料之一重質純堿價格,已經出現了明顯下滑。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期貨市場中,純堿期貨合約中的純堿品種即為重質純堿。公開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收盤,純堿期貨主力合約報收于2476元/噸,較2月11日階段性高點已累計下跌20.77%,與玻璃期貨價格走勢相似。
對此,楊敬昊認為,純堿和玻璃價格正在進入到正反饋循環,即玻璃需求下降,成交價格下移,生產企業壓縮利潤甚至部分企業被打穿成本線,導致純堿價格承壓下行,進而削弱玻璃的成本支撐。
楊如意則認為,目前純堿價格仍處在較高位置,且供應商已經處在裝置檢修的過程中,開工率有所下調。后期一旦檢修完成,純堿生產企業開工率將會回升,純堿價格也會因此回落,對下游的玻璃生產企業形成利好。
葉銀丹表示,目前玻璃企業庫存壓力依然較大,預計下半年供給過剩現象或難以改觀。預計玻璃價格在第三季度難以由跌轉升,隨著時間進入第四季度,如果房地產銷售增長轉正,玻璃價格才有望筑底回穩。
“上半年以來,國內針對樓市‘因城施策’的城市明顯增加,多地先后出臺穩地產相關措施。預計下半年樓市邊際回暖的概率較大,對下游的玻璃產業需求也將逐步釋放。”葉銀丹說。
玻璃企業業績預告出現分化
資本市場方面,玻璃價格的持續下滑也對相關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估值產生了一定影響,玻璃生產企業出現了業績分化。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A股市場玻璃板塊16家上市公司當中,已有9家發布了2022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6家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3家上漲;按業績預告類型來看,4家預減,2家預增,首虧、增虧、扭虧各1家。
包括海南發展、耀皮玻璃等在內,多家上市公司在業績預告中表示,報告期內業績預減原因,系原料價格上漲與玻璃價格下降雙向擠壓盈利,以及下游產業需求不足,物流運輸不暢所致。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7月21日A股市場玻璃板塊指數(802073.EI)報收于2020.9點,自2月11日玻璃期價出現大幅下跌以來,已經跌去了14.56%。成分股中秀強股份(累計上漲23.97%)、北玻股份(累計上漲39.56%)等個股漲幅居前,耀皮玻璃(累計下跌9.17%)跌幅居前。
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助理劉寸心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成本端方面,美聯儲持續緊縮,大宗商品進入周期拐點,原材料價格下行趨勢難改,利好玻璃企業毛利率提升,玻璃企業在需求和成本端均會迎來改善,加之板塊目前估值并不高,所以看好下半年玻璃板塊的上漲機會。
楊如意則認為,從歷史經驗上看,以往5月份和6月份都是玻璃生產淡季,預計下半年玻璃企業會有利潤向上修復的機會,但需要有基本面支撐。
“細分領域當中,光伏玻璃值得關注,光伏玻璃應用在光伏面板中,6月份光伏玻璃產量突破120萬噸,產能增速接近30%。光伏玻璃產銷維持在高位,利潤也處于同期高位。伴隨著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的裝機需求在增加,光伏玻璃的產量可以很好被消化。”楊如意進一步表示。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表示,看好功能性更強、屬性更加清晰的細分玻璃市場,無論是鍍膜技術、摻雜技術、大尺寸高強度等特殊技術要求的滲透與升級迭代能力,會更加考驗玻璃行業的增值服務能力,進而可以有效擺脫或減少產線不能停工帶來的階段性供給過剩問題。
(編輯 才山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