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時間內,俄羅斯、烏克蘭、阿根廷、印度等世界重要“糧倉”紛紛收緊糧食出口,造成全球農產品供給呈現緊平衡格局。受此影響,小麥、大豆、稻谷、燕麥等海外農產品期貨價格短期內大幅攀升。
面對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不確定風險增加、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的不利因素,我國積極利用糧食儲備體系調控供需結構,從而穩定糧食價格。在此過程中,期貨衍生品市場充分發揮風險管理功能,以實際行動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和保供穩價大局。
全球重要“糧倉”告急
今年以來,全球糧食供給結構風云突變,成為催化糧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憑借肥沃的黑土地和高糧食產量,烏克蘭與俄羅斯西南部被稱為“歐洲的糧倉”。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烏克蘭是全球第五大小麥出口國,兩國提供了全球約19%大麥、14%小麥以及4%玉米的產量。
今年2月,烏克蘭危機爆發,此后烏克蘭糧食出口一度中斷。7月22日,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和聯合國代表在伊斯坦布爾簽署了“黑海糧食倡議”,有效期為120天。協議內容包括:在伊斯坦布爾建立聯合協調中心并確保糧食運輸安全,俄烏雙方同意任何一方都不攻擊運送船只。根據土耳其方面發布的通報,自倡議簽署以來,至少有426艘運糧船從烏克蘭港口出發,對外運送超過970萬噸農產品。
然而好景不長。當地時間11月1日,黑海糧食外運聯合協調中心聯合國秘書處發布聲明稱,11月2日將不安排任何船只在“黑海糧食倡議”下移動。這是倡議執行以來,聯合協調中心首次中斷船只移動。
當地時間11月2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聯邦恢復參與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但俄羅斯方面強調,俄羅斯保留再次退出“黑海倡議”的權利,烏克蘭必須承諾不再使用黑海運輸通道進行對俄軍事行動。
除歐洲外,亞洲、美洲的重要“糧倉”也為了應對國內供應緊缺、價格上漲及極端氣候,紛紛醞釀或出臺了一系列糧食(農產品)出口限制措施。
作為世界第二大食糖生產國,印度政府日前宣布,將食糖出口限制延長一年至2023年10月31日,以確保國內市場的食糖供應。有消息稱,作為南美洲最大的小麥生產國,阿根廷可能在近期宣布,允許當地小麥出口商推遲已商定好的發貨安排。由于此前遭遇嚴重干旱,阿根廷今年小麥等農作物收成銳減,引發了國內對供應的擔憂。
受全球農產品供給收緊影響,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劇烈,農產品期貨價格在過去一周內大幅上漲。芝加哥交易所豆油、稻谷品種交易異常活躍。截至當地時間11月4日收盤,美豆油2212合約、美稻谷2301合約單周漲幅均超7%,美燕麥2212合約漲近6%,美大豆2301合約漲超4%,美小麥2212合約漲超2%。
拉長周期看,第三季度以來,美豆油主力合約累計上漲近20%,美玉米主力合約漲近10%,美大豆、美稻谷合約漲超5%,美豆粕合約漲近4%。
中銀研究10月26日發布報告稱,極端天氣、烏克蘭危機是導致全球糧食供需緊張的重要因素。美國旱情監測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美國前十大主產區中的玉米、大豆受干旱影響的比例分別約為23%和13%;歐洲47%的地區處于干旱“警告”狀態;印度由于降雨不足,導致全國大米總種植面積減少了13%。同時根據美國農業部預測,2022/2023年度烏克蘭小麥產量將較上年同期縮減41%,收獲面積下滑29%;玉米產量將較上年同期縮減29%,收獲面積下滑18%。
中州期貨谷物研究總監李家文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當前全球玉米市場供需最為緊張,根據產量和出口數據,預計新年度玉米市場供應偏緊格局難以緩解。小麥供需格局相較于玉米偏寬松,但依然需要關注俄羅斯小麥出口政策和節奏。“短期內,國際糧食市場供應將依然趨緊,農產品市場價格或維持在較高水平,新作產量高低和物流是否順暢都會直接影響市場價格,農產品主產區天氣和物流因素都值得重點關注和跟蹤。”
我國糧食儲備整體充足
相比于海外價格的劇烈波動,我國農產品價格走勢較為穩定,糧食生產穩中向好,供需結構趨向平衡。
農業農村部10月29日發文指出,今年我國糧食生產穩定向好,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其中,夏糧早稻豐收到手,夏糧產量2948億斤,比上年增加28.7億斤;早稻產量562.5億斤,比上年增加2.1億斤。秋糧有望再獲豐收,今年東北、黃淮海、西北地區光溫水匹配較好,秋糧長勢是近幾年最好的,南方高溫干旱影響總體有限。目前,秋糧收獲近九成。
中銀研究表示,今年我國糧食儲備整體較為充足,糧食儲備率已經超過80%,遠超世界糧農組織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儲備率水平。其中,我國食用糧以大米和小麥為主,自給率均在90%以上,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小。
不過,中銀研究強調,我國對大豆、玉米等飼料用糧和工業用糧進口需求較大,其中,大豆進口依賴度高,國內大豆價格受國際價格波動的外溢影響較明顯。
期貨工具助力國家糧儲安全
面對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不確定風險增加等諸多不利因素,我國不斷完善國家糧食儲備體系。中央儲備主要調節全國糧食供求和產銷區平衡,地方儲備主要服務區域糧食市場穩定,形成“全國一盤棋”高效調用。在此過程中,期貨市場風險管理功能得到有效發揮。
“由于糧食儲備制度的存在,使得國家能夠有效平抑谷物市場供需情況,進而保持糧食價格趨于合理水平波動。”李家文表示,“但由于今年谷物絕對價格相較過去幾年明顯抬升,價格波動幅度也較以往明顯放大,造成儲備糧輪換操作難度增加。我們認為,通過期貨市場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有效對沖農產品價格變動風險。”
中糧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中糧祈德豐(北京)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昊向記者表示,期貨經營機構通過運用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工具的鎖價、保價功能,可以以多種模式協助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以糧食輪儲工作為例,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可將輪儲中的輪出、輪入相關工作與糧食期現基差貿易業務進行結合,不但運用衍生品工具規避了輪儲期間的價格波動風險,而且通過與上下游優質客戶簽訂購銷合同,使得相關糧食品質、交易地點等要求得到有效保障。”
日前,鄭商所2022至2023年度“商儲無憂”項目正式啟動。作為期貨市場主動對接、服務國家化肥商業儲備制度的創新舉措,“商儲無憂”試點項目通過支持企業利用尿素期貨市場開展基差點價、期現貿易,以化解儲備貨物貶值風險,以實際行動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和保供穩價大局。自2021年開展以來,“商儲無憂”試點項目已從首批的5家試點企業擴展到現在的12家,承儲企業參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