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鶴 見習記者 許焱雄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通知指出,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中高風險地區暫不開放營業。一旦從低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高風險地區,電影院及時按要求暫停營業。
“太好了!半年多了,每天只有30多塊錢,領導、員工都一樣,大家都在堅持,總算是盼到了!”周星星(化名)喝了一口星巴克,看著記者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周星星,20多歲很健談,是重慶一家影院的員工,在半個多小時的采訪里,他對電影的熱愛流露于談吐之間,可停工半年多帶來的焦慮則清晰的寫在了臉上。
在電影發展一百多年的歷史上,這種事從未發生過,整個行業都處在持續的焦慮和緊張中。
“復工當然好,但這次也確實傷到了行業元氣。”鄧柯在影院投資行業工作多年,他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下周一,影院復工并不能表示行業危機的結束。
老板:現金、現金、現金
下周一,電影院會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了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面對新規,鄧柯坦言這些規定都是合理的必要的,影院也有能力做到。“但從客觀上來說,勢必會減少觀影人數。”鄧柯表示:“半年多時間,只出不進,很多影院的現金儲備都快沒了。有的影院房租都是拖欠著的,復工后這些錢都得還上。短期內的票房回血很難填補上這個窟窿,現金流的壓力會更大。當復工一旦開始,影院運營成本必然增加,各大影院都會瘋搶人頭,僧多粥少的現象或許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從影視行業上市公司來看也是如此,疫情導致影院停擺,業績集體虧損,現金流壓力越來越大。
開源節流成為公司的救命法寶。華誼兄弟,萬達電影、捷成股份、當代東方等影視公司紛紛發布再融資預案,目的均以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為主。而以電視劇制作為主的歡瑞世紀,在整體行業面臨較大調整的情況下,也減少了對新開機項目的投資。另外,“聯姻”國資也成為自救的一種選擇,今年以來,A股已有3家上市公司,包括唐德影視,華誼兄弟、北京文化擬引進具有國資背景的戰投股東。
員工:童年、夢想與堅持
“老板壓力比我們還大,我們電影院3個月的房租就差不多100萬。”周星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半年多來只出不進的生意讓老板叫苦不迭,但公司沒有裁掉一個人。
“工資每月1260元,拿到手1000左右。”周星星說雖然苦,但大家都在堅持。公司超過一半的人在做兼職,只有很少的人選擇了離開。周星星稱,自己也有在兼職,但從沒想過離開這個行業。
“我喜歡電影,做這個行業也4、5年了,自己的資源人脈都在這個行業。只要熬過這一次,后面的發展肯定會很好的。”與周星星一樣堅持著的還有全國百萬電影人。他們有的在小區門口擺攤,賣爆米花、可樂等,有的開直播,線上線下出售電影周邊、包括海報、電影人物形象手辦、T恤、玩具、文具等等。
“其實這些都賣不了多少錢,主要是宣傳下,讓大家知道電影院還在,我們這幫年輕人在堅持,等著給大家放好看的電影。”
未來:行業洗牌期盼分級制出臺
電影從它誕生開始就是一個充滿浪漫和美好的行業,同時伴隨百年的是始終不變的殘酷競爭。因疫情停擺的電影業競爭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是被推向了另一個戰場。
“這個行業市場化的程度相當高,前幾年的發展也十分迅猛。”鄧柯稱,疫情后市場會有大洗牌,以前的跑馬圈地式的發展肯定是行不通了。其實,春節時《囧媽》選擇線上播放,就預示著一個新的競爭格局已經到來。疫情期間,全球的院線電影也都在為“上不上網”吵翻了天。
其實,院線電影市場和流媒體平臺是永遠都不會存在誰取代誰的單向選擇。電影院早就不再是為滿足觀眾單一的視聽娛樂而存在的場所,電影院所承載的社交功能和文化屬性非常明顯。而流媒體是整個經濟社會移動化的大趨勢。渠道的成長是一種“兼容”的態勢,但內容可以不兼容。
“今后電影院的發展必須在差異化上下功夫,主要是內容的差異化。”鄧柯表示,像現在這樣各家影院同一時段,放著同樣的片子,對行業的發展是不利的。“內容差異化可以從上映時間上得到體現,比如每部電影都可以與不同的院線簽訂不同的上映時間,按市場化的方式來,既能體現各家院線的運營能力,也能讓觀眾有更多的選擇。”
而電影分級制度則被鄧柯看成是內容差異化的另一個重要改變。“電影分級制很早就有人提出過,但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疫情后,電影分級制出臺將顯得更為必要。”鄧柯認為,院線電影與流媒體平臺PK的有利武器就是電影分級制。
“網上播放電影,受眾是很難限定的,而這方面電影院有著先天的優勢,如果有電影分級制,這會讓很多電影愿意留在電影院上映。這樣,網絡會有網絡的市場,而電影院的市場也會越做越大。”
而對于大家預測的復工后電影院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這一說法,鄧柯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業內很多人對此都持謹慎態度。鄧柯表示,首先,在疫情沒有完全結束的情況下,觀影人群在心里上還是會有顧慮,加上主管部門對預約人數上也是有規定的。其次,電影院是個看天吃飯的行業,有好的影片是影院火爆的第一前提。
“我覺得復工后的第一部電影可能會是成龍的《急先鋒》,復工第一炮能不能打響,就看成龍大哥的號召力了。”
(編輯 才山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