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遲
近期科技創新類標的逐漸成為市場的亮點,筆者認為,在由投資理念嬗變形成的新市場格局中,價值投資已當之無愧成為市場最主流的聲音,在此背景下,除業績是投資者可以倚重的指標外,作為企業長期成長的源泉與保障,科技創新能力更應該是投資中所側重的重要依據。
如同投資者不會對通過拍賣房產避免虧損而成功保殼公司產生基本面改善的預期一樣,只有由科技創新產生內在發展動力,才能使一家公司擁有在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業績持續增長的底氣,而這些企業也應該成為A股市場最耀眼的明星。
近期創業板整體出色的表現成為了市場對科技創新投資價值認可的一個縮影,自2月12日以來的19個交易日中創業板指累計上漲14.76%,不僅在3月12日盤中站上1900點整數位,更創下年內新高。在此期間,包括網宿科技、欣旺達等近年來在研發中下足力氣的優質企業均實現了出色表現。
科技創新遠遠不是創業板或是互聯網企業的專利,在近期廣受好評的央視系列片“大國重器”中,我們不僅見識了中國科技在世界舞臺上的大放異彩,更讓大家記住了中興通訊、科大訊飛等走在行業前沿的領軍巨頭,這些企業的崛起也充分體現出——科技創新才是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的金鑰匙。
事實上,在監管層面,各級部門也對新經濟、科技創新型企業展示了充分的善意,近一段時間以來,三六零成功借殼江南嘉捷、富士康的閃電過會以及寧德時代的整裝待發,成功案例相繼涌現,同時,包括百度、網易、搜狗等代表著科技創新的新經濟企業紛紛表達回歸A股的愿望。隨著政策上的引導以及明星企業的相繼回歸,科創股將更加閃亮。
在價值回歸到價值發現的過程中,既要看到當期的業績表現,更應看到企業由科技創新激活的成長潛力,而無論是初露鋒芒的中小型企業,抑或是不斷顛覆傳統業態的行業龍頭,其投資價值均有望被市場進一步發現、發掘。
但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創新不能單純的與題材炒作混于一談,同時,科技創新不應體現在對熱門領域的簡單跨界,而更應體現在企業在所屬領域不斷探索的信仰以及腳踏實地的付出與投入,而這樣的企業不僅值得尊敬,更將是在未來最值得布局的方向。
寒冬已過,萬物新生,又一個屬于科創股的春天正悄然走來。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