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公司法》修改落地后,回購新規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回應。智光電氣、拓維信息、運達科技、恒力股份等34家公司發布回購預案,最吸引眼球的是中國平安發布的A股史上最強回購預案,擬回購最多不超過10%的總股本,可能將有近千億元的回購資金注入市場。
回購規模創新高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589家A股上市公司實施完成841次回購,累計回購45.42億股,回購金額達到311.43億元。今年A股無論是回購數量還是回購金額,均創歷史新高。
以公布回購預案的數量來看,今年以來,兩市有862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回購預案,較2017年全年高出近88%(2017年全年有459家)。
從回購金額來看。今年以來,已有75家公司回購金額超億元,其中美的集團、永輝超市、均勝電子已回購金額超10億元。而2017年全年,涉及億元回購的僅有19家公司,不足今年的一半;2016年則有17家公司回購金額超億元。
以參與回購的862家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計算機、電氣設備、紡織服裝、傳媒、電子、通信等行業上市公司回購相對積極,參與回購公司占行業公司總數的30%以上。相反,鋼鐵、休閑服務、交通運輸、非銀金融、采掘等傳統行業上市公司參與回購的比重較低。
A股回購空間大
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11月1日,2018年以來194家港股上市公司回購269.52億港元,折合成人民幣為239.81億元。從總量上看,A股回購金額已超港股。但從單家公司平均回購金額來看,港股平均每家公司回購金額遠超A股。
美股方面,今年一季度,標普500指數成份股的回購金額達到1891億美元,創下美股有史以來最高的單季回購紀錄。此外,高盛預計,受稅改和公司強勁現金流提振,今年美股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購規模或將達到1萬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46%左右,回購規模遠超A股。
以回購規模與數量創新高的2018年來看,A股回購金額占上市公司凈利潤比例僅為1.06%,遠小于美股相應值(50%以上)。
此外,大量市場研究表明,美股回購是2009年以來標普500上漲的重要推動力量。2009年以來美股最大的買家就是上市公司本身,回購在推動美股市場走勢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
華創證券最新研報認為,本輪A股回購增加對大盤推動力量仍然在積蓄。從回購對個股股價和財務影響看,發生大額主動式回購在短期和長期都對股價有積極影響,且回購實施在短期內能明顯改善個股業績。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