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繼續保持強勢。6日,上證指數上漲1.72%報2866.51點,深證成指上漲2.87%報10601.34點,創業板指上漲3.74%,重回2000點并創出逾三年新高。滬深兩市全天成交9134億元,連續三個交易日成交額超過8000億元。
兩市共有33只個股發生71宗大宗交易,總成交額約為20.67億元。期指方面,三大股指期貨繼續反彈。截至收盤,滬深300股指期貨、上證50股指期貨、中證500股指期貨三大主力合約分別上漲2.46%、1.97%、3.72%,報3891.8點、2746.8點、5250.4點。
統計顯示,2月以來,截至6日收盤,有765家公司實現累計上漲。分行業來看,醫療保健板塊有267家公司,位居首位;信息技術和工業板塊均超過100家公司;可選消費、材料板塊亦有90多家公司。
外資繼續保持大幅凈流入。6日當天,互聯互通機制下的北向資金凈流入105.58億元。貴州茅臺、寧德時代、伊利股份分獲凈買入15.13億元、5.44億元、5.41億元。本周前四個交易日,北上資金合金凈流入333.5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189.20億元,深股通凈流入144.39億元。2020年以來,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北上資金大幅凈流入的勢頭依然不改,累計凈買入規模717.51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301.69億元,深股通凈流入415.82億元。
招商證券指出,節后首日的A股市場已經充分反映了現階段疫情的負面影響,并存著一定超調。2月3日,一方面由于A股的大跌,一方面由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節前的3.0%降至2.82%,導致股債回報比升至3.0的歷史極值,顯示國內股票相對債券而言非常便宜。當市場出現明顯的超調時,外資“價值投資”的理念開始發揮主要作用,不再進行趨勢追逐,而是相信均值回歸,因市場價值被低估而買入,因市場價值被高估而賣出。2017年、2018年我國股票市場增量資金分別為7193億元、3278億元,而境外機構在這兩年分別流入3192億元、3355億元,占比達到44%、102%,已成為A股市場增量資金的最大來源。
面對A股市場超調帶來的機會,各大機構都在進場。統計顯示,2月3日至4日,A股ETF獲得約155億元資金凈流入。公募基金方面,有大量基金公司出手自購逆勢加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4日晚上8點,共2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表示以固有資金及員工資金20.545億元認購或申購旗下公募、專戶產品。
相關報道>>>
央視新聞聯播兩度提及A股:政策不斷保證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疫情牽動人心,A股市場本周恢復開市后先經歷大幅調整,之后又連續三日強勢反彈,引發全社會的關注。
2月6日晚間,A股分兩節登上央視《新聞聯播》節目,內容時長分別為1分15秒和1分50秒,合計報道時長達到3分05秒。
節目中提到,截至當日下午收盤,A股三大指數已經連漲3天,與此同時,財政、貨幣、金融等政策措施不斷,保證疫情期間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2月6日,上證綜指上漲1.72%,收報2866.51點;深證成指上漲2.87%,收報10601.34點;創業板指上漲3.74%,收報2012.25點。
政策方面,央行2月3日、4日累計投放流動性1.7萬億元,銀保監會積極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在支持發展直接融資、維護市場穩定方面主動作為,在資本市場方面,對于受疫情影響、出現暫時性困難的上市公司,合理采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度過難關。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在香港電話連線時表示:“中長期來講,疫情對市場的沖擊有限,疫情消退后,經濟活動將恢復正常。監管層對資本市場改革的力度持續加強,對科技創新板塊高度重視,這些都意味著股市長期向好的方向不變。”
之后,《新聞聯播》又報道稱,近期國際媒體繼續關注中國股市的動向,表示積極看待中國股市前景。同時,多位外國經濟專家指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短暫的,他們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充滿信心。
節目稱,意大利安莎社4日發表題為《中國推助亞洲股市反彈》的報道,關注了當天股市的上漲。報道說,投資者對中國政府減少疫情負面影響,支持經濟的舉措充滿信心。
新加坡主流媒體海峽時報、聯合早報連續兩天關注了中國股市動向。兩家媒體報道說,中國股市如期開市,次日上漲,也帶動了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高開。報道說,這得益于中國政府的支持措施,充分顯示央行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的決心。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4日表示,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前景保持樂觀。羅奇認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疫情結束后,中國經濟會強勢反彈。
英國、巴西的經濟學家表示,他們相信疫情結束后,中國經濟將會迅速回升。
《新聞聯播》援引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主席吉姆奧尼爾的觀點稱,202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會是負面的,中國越快防控住病毒傳播,就會越早彌補損失,可能在下半年度,甚至在第二季度就大幅度彌補損失。
巴西麥肯錫大學經濟學者安德拉德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所采取的抗擊疫情的舉措,不僅對本國的金融市場很重要,對國際金融市場而言也很關鍵。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公開、合作、積極的態度對國際金融市場注入了信心。
A股在《新聞聯播》中“露臉”,釋放的信號不容小視。
2019年2月11日,A股春節后走出“開門紅”,也曾登上《新聞聯播》。之后的3月1日,《新聞聯播》節目對美國明晟公司宣布大幅增加中國A股在明晟指數中的權重也進行了報道。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