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不管是在一線還是在后方,都能看到不少硬科技的身影,比如,運用大數據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技術支持、采用非接觸式成像測溫原理快速自動完成人群的體溫監測、用配送機器人提供“無接觸有溫度”的配送服務……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硬科技”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正大顯身手、各顯神通,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何“硬科技”能在這過程中異軍突起,并發揮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主要基于以下兩個方面原因。
首先,從“硬科技”所涵蓋的領域來看,最具代表性的主要體現在光電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
那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硬科技”是如何體現的呢?舉個簡單的例子,想要快速地進行病毒的檢測,就必須借助相關的試劑。相關試劑盒的研發、試驗,就屬于生物技術這一領域。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這與“硬科技”所涵蓋的領域是相吻合的。
當然,生物技術只是其中一個領域,像芯片、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領域的“硬科技”企業,都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硬科技”企業個個身懷絕技,他們的技術在某個細分領域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在疫情面前,他們一方面能夠在自己專注的領域扛起大旗,另一方面也能在緊急時刻能立馬拿出“獨門絕技”。
一個典型的體現,就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政府發出了不少“征集令”,一些擁有相關技術的企業紛紛“揭榜”。這看似偶然,其實是一種必然。因為從硬科技企業的自身情況來看,他們都有強大的研發技術,肯在研發上下苦功夫,并且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占比相對較高。
同時,“硬科技”企業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所以,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能夠第一時間站出來“揭榜”。如果沒有平時的積累、沒有此前的投入、研發,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拿出“獨門絕技”來呢?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繼續。通過“硬科技”,讓我們看到了科技之光所帶來的信心和希望。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硬科技”企業加入其中,為抗“疫”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時,我們也希望看到,通過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那些既能創造社會價值,又能給國家解決問題,還能創造經濟價值、帶來回報的真正的“硬科技”企業,能夠脫穎而出。
(編輯 喬川川 策劃 朱寶琛)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