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
結構性行情是近期股市運行中的一大特點,在這過程中,一些科技股的大幅度上漲更是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們的走強,固然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而相關基金的運行,以及由此產生的行情“自我增強”現象,尤其引人關注。
“自我增強”模式的邏輯
眾所周知,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市場上發行了一些專事投資信息產業的開放式基金,其中有些還是投資其中相對細分領域的ETF基金,譬如半導體ETF、芯片ETF等。由于生逢其時,這些基金運行不久就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凈值漲幅遠遠超大盤。
這種狀況,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特別是信息產業專業性強,熱點變化也快,普通投資者不容易掌握,就愿意選擇由專業人士管理的基金。于是,相關基金不斷獲得凈申購,其規模持續擴大。與此同時,其他基金公司也研究這種成功的案例,迅速組建相應的新基金,或者是對已有股票型基金的持倉結構進行調整,參照那些信息產業ETF的樣本股來重新構建投資組合。在這種情況下,信息產業的相關股票,不斷有新資金流入,資金流入越多,其股價自然就越高,這就又推高了基金凈值。基金凈值的上升,又會吸引更多的資金申購或者是模仿其組合。于是,也就形成了股票的持續上漲,這種行情模式,我們稱之為是“自我增強”,其本質是一種基于凈值吸引資金、資金推高凈值的內部循環,也就是馬太效應。這種效應的強勢顯現,構成了當前具有普遍意義的結構性行情。進一步說,一段時間來,創業板指數能夠引領市場,也是與這種“自我增強”模式的出現有關的。
其實,這種模式并非什么新的發明,在2015年的時候也曾經出現過。當時還有自帶杠桿的分級基金,這些基金的投資標的一般都不多,一旦上漲,其“自我增強”效果會更為明顯,這也是當年創業板指數能夠挑戰4000點的重要因素。當然,這種“自我增強”模式是有兩面性的,它雖然能夠吸引資金向優勢品種集中,但在優勢品種估值嚴重偏離正常水平,出現明顯泡沫的情況下,也很難自我糾正,對于ETF基金來說,尤其如此。在這方面,2015年從暴漲到暴跌的行情,其實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分級基金之所以后來被叫停,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與此有關的。
對“自我模式”
要興利除弊
無疑,現在股市的狀況與5年前不盡相同,同樣是創業板,其權重股與那時已經全然不同。
即便是同樣的信息產業,現在畢竟有了5G,有了國家對國產芯片的扶持等等,內涵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就行情運行的現實基礎來說,的確比過去要扎實得多,可靠性也高。但是,也不能說現在就沒有問題,除了部分品種的股價已經透支了未來多年的盈利,估值顯得過高之外,有一些公司雖然涉及了信息產業,但在價值鏈上處于末端,缺乏競爭力,成長性存疑。在“自我增強”的模式下,隨著資金的不斷進入,客觀上也是在滋生泡沫。這方面的風險,雖然在市場情緒激昂的時候顯得并不突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可能出現的意外因素的影響,一旦爆發還是有相當大的殺傷力的,所以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加以提防。
客觀而言,對于股市行情中的“自我增強”模式,人們既要好好利用,同時也要興利除弊。特別是作為專業的投資人,基金公司需要有全局意識,在明顯感覺到市場風險已經偏大的情況時,應該及時對投資人作出提示,在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暫停基金份額的申購,以阻止“自我增強”模式的無休止運行。另外,在制度設計上,根據對設定的投資標的分析,確定一個可以動態調整的基金份額上限,從而對“自我增強”模式進行必要的管控,更是一件值得考慮的事情。
(作者單位:申萬宏源證券)
12:57 | 最高檢、國家外匯局聯合發布6件外... |
12:56 | 高性能材料品類持續豐富 科創板企... |
12:42 | 3萬億!利好來了 |
12:19 | 港股新茶飲賽道再增一員 滬上阿姨... |
12:18 | 構建產業互聯網生態系統 萬聯易達... |
11:58 | 艾比森擬向控股股東定增募資不超3.... |
11:33 | 力推ETF定投場景化應用策略 深交所... |
11:33 | 降息落地! |
11:32 | 掘金港股高股息 中銀中證港股通高... |
11:32 | 一季度遇到飲料行業“小年” 嘉美... |
11:31 | 回歸一個吉利!吉利汽車擬私有化極... |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