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基建”“創業板借殼”等概念的加持下,披露首個創業板借殼預案的愛司凱昨日迎來復牌后的第十個漲停板,游資狂歡,當天龍虎榜前五大營業部席位合計買入1.12億元。
不過,雖然首單案例往往具有示范效應,但在一片叫好的同時,市場各方也不應忽視風險。
首先是市盈率高企。在連續10個交易日漲停后,愛司凱的靜態市盈率已高達611.17倍,遠高于專用設備制造業37.8倍的靜態市盈率,股價具有較大的回調風險。
此外,股價表現離不開公司及標的基本面。愛司凱案例充分說明,即使是新興企業,也有可能淪落成“殼”。“殼股”愛司凱從事工業化打印,2019年年報還披露掌握砂型3D打印核心技術。但是,公司“上市當年即業績巔峰”,隨后業績持續下滑,今年一季度虧損;反映在二級市場表現上,股價上市次月到達最高點后連連下跌,曾長時間跌破發行價。未來隨著注冊制的推行,將有越來越多號稱擁有核心技術的新興領域企業上市,投資者應仔細看清企業的科創屬性及“四新”含金量。對于此次即將借殼的標的——金云科技,也是同樣道理。從首個創業板借殼案例的問詢函可看出,深交所也在提問中,要求公司用平實的語言說明金云科技的細分業務類別、核心技術、競爭優勢、盈利模式及銷售收入來源。
愛司凱案例令人深省的地方還在于,應警惕注冊制淪為“造殼”機制。回顧港股創業板經歷,借殼上市風氣盛行,一邊是投資者買入控制權以取得上市地位;另一邊是上市公司出售業務以便賣殼。這些活動吸引投機炒賣,港股創業板成為市場操控及內幕交易的溫床。在“造殼-賣殼-借殼”的投機活動下,香港證監會與港交所隨后檢討整體上市政策,嚴打創業板炒殼借殼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回顧監管層松綁A股創業板借殼政策的背景,主要因為過去一批上市公司因產業調整逐漸被淘汰,需要有出清機會;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弱、資金鏈緊張,隨時可能爆發風險事件,需要引入外部力量重整。愛司凱上市未滿4年賣殼,該案例的原因及可能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值得引起投資者的反思和注意。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