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該方案,改革后,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
其中,方案提出,擬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監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保監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翻看歷史,不管是銀監會還是保監會,都還是正值青春的"小伙子"。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于2003年4月,當下剛剛15"歲";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于1998年11月,至今剛滿20"歲"。
作為監管部門,兩部委曾分業維護銀行業、保險業的合法、穩健運行,為何如今突然要合并?對于監管而言,此次合并意味的是緊,還是松?
塵埃落定
事實上,銀監會和保監會要合并這件事,傳言已久,但并未得到證實,如今也算是成埃落定。
國務委員王勇13日上午在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就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作出說明時表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必須高度重視防控金融風險、保障國家金融安全。
方案提出,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王勇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要職責是,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和保險業,維護銀行業和保險業合法、穩健運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
"我認為此次合并是非常正確的。"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銀行業、保險業一直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但從實際來看,金融機構的業務交叉較多,隨著經濟發展,金融行業出現了混業經營的現象。而兩者從屬的監管機構不同,就造成一些監管的真空、灰色地帶的出現,所以現在將銀監會與保監會合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適應金融業發展的新需求。
而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吳慶則對國是直通車表示,這一次的調整與上一次的調整不完全一致。上一次獨立設計了三會,推進了分業監管,現在合并了其中的兩會,從表面上看,我們是走了回頭路,實際上將兩者合并,分業監管的理念并沒有被推翻,只是對金融監管的理解有所加深。
尹中立亦強調,監管機構的調整只是第一步,未來還任重道遠,金融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創新的思路也是層出不窮的。
央行的監管職責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還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這對于央行而言又意味著什么呢?
吳慶表示,央行的職責有所加強,這符合全球金融監管的趨勢。"金融領域不斷發生新的變化,也改變著中國對金融業以及金融監管的認識,所以進行相應的調整很有必要。"
他表示,過去我們認為貨幣政策應該獨立,所以將監管機構與央行分離開,這個觀念現在仍然沒有改變,貨幣政策確實應該獨立,甚至央行還應該繼續向增加獨立性的方向推進,但這并不意味著央行不能擁有監管的職責。"央行應該有多重的職責,既應該有貨幣政策的職責,也應該有一部分監管的職責,所以我們現在將'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回歸到了央行。"
此外,吳慶還強調,在未來金融監管體系當中,最重要的機構就是2017年成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辦公室設在央行,也就意味著央行不僅承擔貨幣政策、金融監管的職責,一些其他的職責也會落在央行的頭上。
釋放信號
此次兩會合并,意味著未來中國金融監管會向何方前進?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還是需要職責更加明確、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對不同領域的風險都能夠完全覆蓋的總體思路。本著這樣的思路,來搭建監管的組織架構、配置資源,既考慮到微觀層面的風險,也考慮宏觀層面的風險,同時符合金融業健康發展的要求,讓金融業更高效地支持經濟發展。
"毫無疑問,未來監管要達到的目標是,做到金融監管的全覆蓋,不留死角。"尹中立強調,經過機構改革之后,這個目標一定是要做到監管的全覆蓋,但是能不能做到有效的全覆蓋?還是要時間來檢驗。
而在吳慶看來,未來金融領域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把不好的競爭渠道堵住,更多的機構會按照公平地、對金融消費者更加有利的方式來相互競爭。促使金融機構不斷改善產品設計,向著提高金融消費者的福利方向去努力,而不是在監管方面打主意。"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