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是個背上沉重歷史包袱的國家,其發展中有波折也是正常,但只要不斷前進,終有盼到黎明的那一天。
蔡非
今天的互聯網上,經常看見對南非的調侃,如“曼德拉把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變為發展中國家”,比比皆是。
但實際上,1985年的南非人均GDP僅為1807美元,與巴西(1648美元)和墨西哥(2569美元)基本處于同一水準。當時的發達國家則大都超過一萬美元,如美國(1.26萬美元),德國(1.21萬美元)。無論是以前還是過去,南非從來都不是發達國家。
那為何會有人說南非過去是發達國家呢?
在種族隔離時期,黑人不許進入城市定居,只能擁擠在城市周邊的貧民窟中。所以白人在城市中享受優越的發達國家生活水準,政府基本不向貧民窟中進行基礎設施投資,無論是基礎教育,水電,甚至連公路都懶得鋪設。
其實黑人對南非的經濟貢獻也是不可或缺,在礦業、農業中,黑人提供了低廉的勞動力供應,而南非的經濟支柱就是農業和礦業。
如果把占比接近八成的黑人排除之外,僅僅統計占比不超過15%的白人,那么也許80年代的南非還真是發達國家。
其實以上的事實和數據,只要略加留意就可以查得到,那網民為何還相信這么簡單的謠言呢?只能歸結于種族偏見了。
據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標》數據庫計算,新南非成立之前的20年,即1974——1993年種族隔離的最后時期,南非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僅為1.85%,而新南非成立后的近20年,即1994年后的20年,南非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速提升到3.25%。南非是典型的”經濟低增長”。
這并不是說南非的經濟問題不嚴重。自2011年以來,南非的經濟確實出現了很大問題,人均GDP也隨之下降,從8000美元直落到6374美元,但這并非是由于很多網絡文章里講的原因:“驅趕白人農場主”。
1994年,南非新政府接手國家的時候,白人已經占據了87%的農業用地,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黑人只占有13%,且其中有相當部分是劣質土地。土地分配不公加上其他多種因素,直接導致了南非黑人的貧困。
因此,1994年后,為改善其國內嚴重的貧富差距,南非新政府開始了土地改革,不過這種土地改革一直非常溫和,由于白人農場主要價很高,所以土地改革的速度緩慢,一直到2018年,仍然有72%的土地控制在白人農場主手中。
而飽受爭議的“無償沒收白人農場主土地”法案,是2018年才宣布的,考慮到國際社會的反對浪潮和南非政府的行政力度,到底能不能真的實施還是一個謎。姑且不談這條法案的好壞,但南非的自2011年以來的經濟衰落,和一條2018年才宣布的法案明顯是沒有多大關系的。
實際上,南非經濟發展的困境源于兩大問題:
其一,遭遇經濟危機,南非的經濟結構轉型不順利。南非的經濟支柱產業一向是礦業和農業,主力是出口,所以很容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由于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上那些靠出口資源的國家普遍遇到困境。南非的礦業出口也遇到很大問題,這是南非2010年后經濟衰退的直接原因。
可是,對南非而言,要進行產業升級,卻也不那么容易。由于1995年后南非黑人才開始接受國民教育,因此勞動力素質偏低,2011年的1827萬勞動力大軍中,接受初等教育的勞動力占比為41.2%(同期中國數據不到20%)。這導致南非無法靠走制造業振興的東亞發展模式。
其二,巨大的貧富差距和種族矛盾,犯罪率高。其實,這都是歷史遺留問題。在過去的南非,黑人不受重視,又被隔離在“黑人家園”中,所以這個問題外界看不到。今天隨著黑人取得國民待遇,這些問題開始暴露出來,所以反倒看上去更加嚴重。
可見,南非是個背上沉重歷史包袱的國家,其發展中有波折也是正常,但只要不斷前進,終有盼到黎明的那一天。網絡上那些種族主義的偏見和歧視可以休!p>
(作者系武漢歷史文化學者)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