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創業板“成果清單”亮眼 更多改革創新舉措值得期待
本報記者 姜楠
“創業板開板10周年,為千家科技創新型企業圓了上市夢,推動其開拓創新、轉型升級,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安科生物這段寄語表達出多數創業板公司的共同心聲。
經過10年成長和沉淀,一批影響力大、創新力強的企業聚集于創業板,初步形成“九八七”特質(即超過九成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超過八成擁有自主研發核心能力,超過七成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形成明顯的產業帶動效應。同時,通過一次次自我否定自我革新式的制度改革,創業板投融資鏈條更加暢通,資本形成優勢漸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源源不斷地注入強勁動能。
隨著資本市場改革大命題持續深入,依托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歷史機遇,10歲的創業板即將走向新的起點。
打造高新企業之家
創業板創設之初即定位于服務創新型、成長型企業,下面這一長串數據足以證明創業板公司的科技實力:截至9月30日,773家創業板公司中共有718家高新技術企業、549家戰略新興產業企業,占比分別達到93%和71%,103家公司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33家公司曾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創業板公司也在國家重點科技項目研發中百花齊放,16家公司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7家公司擁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196家公司擁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86家公司擁有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05家公司獲得國家創新基金支持,62家公司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
以“九八七”為鮮明特質的創業板,成為名副其實的“高新企業之家”,并形成示范效應。背靠堅實的資本市場,越來越多的創業板公司堅持高研發投入,努力夯實企業創新能力及核心競爭力。十年來,創業板公司平均研發強度超過5%,高于A股平均水平,735家公司擁有與主營相關的核心專利技術11.09萬項(其中3.72萬項是發明專利),697家公司擁有國際或國內領先技術,446家公司的產品、技術能夠實現進口替代,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為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
澎湃的科研創新力帶動創業板公司穩定發展。截至2019年9月末,創業板已有4家公司市值超過千億元,25家公司市值超過300億元,在創新驅動引領下涌現了邁瑞醫療、愛爾眼科、寧德時代、樂普醫療、智飛生物、東方財富、溫氏股份等一批影響力大、創新力強的企業,構筑板塊穩定發展基石。
制度創新從未停步
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一員,創業板不僅通過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踐行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而且,在此過程中,作為與主板定位存在差異化的板塊,十年來進行了一系列個性化的制度創新,初步形成內容透明、層次清晰、形式統一的監管規則體系,為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發揮引領作用。
特別是在融資制度設計上,創業板與主板服務大盤藍籌企業、中小板服務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形成錯位和補充,大大提升了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包容性。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IPO募資多,規模相對較小,輕資產為主的群體特征,不僅上市門檻顯著低于其他板塊,再融資制度設計上還引入小額快速融資機制,體現“小額、快速、靈活、便捷”的制度優勢。
“這種差異性設計本身就體現了創業板包容性的一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產業部副主任卞永祖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而且,創業板不同于科創板,對上市企業行業屬性要求更寬泛,從這點看,創業板也是非常包容的。
加強退市制度改革一直是創業板改革的長期課題。創業板推出時,即通過設置市場化指標強化板塊風險控制機制。其中,凈資產等財務類退市指標、市場化退市指標、快速退市、嚴格恢復上市審核標準、設置退市整理期等規定在后續主板退市制度改革中被借鑒或采納,這對健全完善我國資本市場退市制度起到了關鍵的引領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強化信息披露和持續監管貫穿于創業板一線監管始終。創業板于2013年在市場首推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并全面實行信息披露直通車,并根據新興產業特點,先后建立了影視、醫藥、節能環保、互聯網游戲、視頻、電子商務等行業信息披露指引,行業指引規則體系逐漸形成。這一舉措更加準確地揭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在業務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的鮮明特點,提高了信息披露的可讀性、可比性和有效性。
此外,針對引起市場關注的超募資金使用和大股東減持等問題,創業板第一時間關注并制訂頒布相關措施,有效保障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提升公司管理層穩定和公司治理水平,同時,壓嚴壓實保薦機構責任,發揮保薦機構持續督導作用,多環節施力提升創業板公司規范運作水平。
十年來,創業板緊密圍繞服務創業創新企業,積極革新監管理念、監管模式和監管方法,積極推進制度改革和創新。這些制度創新,部分沿用至今,部分被借鑒、推廣到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其他板塊,也有一些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今年8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提出“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研究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推動注冊制改革”,這是創業板新十年的起點。創業板從改革創新中來,在改革創新中成長,也必將持續堅持改革創新,繼續做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先鋒,進一步完善市場基礎性制度、提升市場包容性、優化市場生態,助力加快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