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調整力度超出預期,股債期市場不同程度受到波及,對經濟基本面、上市公司三季度盈虧以及海外因素的不同解讀,導致機構、內外資金分歧加劇。情緒發酵期,押寶指數漲跌不如厘清股市核心價值所向,思考如何控制交易風險。
外部風險釋放滬深股指創新低
受美聯儲加息以及縮表影響,近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上行,對風險資產特別是新興市場的風險資產估值形成壓力,美股承壓連續大幅下行。投資者信心動搖,離場意愿升溫,歐洲及亞太股市亦由于蝴蝶效應作用共振下跌。
國慶假期后A股首個交易日,滬指單日下挫逾百點,9月下旬啟動的反彈進程因此被打斷;上周四,主要交易所指數再度出現4%-6.30%不等跌幅,創業板續創四年新低的同時技術面明顯破位,滬綜指則連失2700點、2600點兩大整數關,收報2583.46點,擊穿2638點熔斷底。
市場風險偏好由此急速下移。數據顯示,僅僅上周一,陸港通“北上”資金凈流出規模就達到96.04億元,創下近8個月新高;與此同時,整個9月份北向資金凈流入金額達到175.79億元,換言之,10月份首個交易日就流出了9月份凈流入資金的一半。資金情緒冷暖轉變之快可見一斑。
華鑫證券進一步指出,在長假首日大跌之后,上周二、周三接連收出震蕩星線,顯示雖然經過周一風險快速釋放,指數打開了一定空間,但投資者依然較為迷茫,周二和周三滬市量能均維持在1100億元地量水準,說明場內投資者交投熱情低迷。
市場人士介紹,上周前四個交易日指數劇烈波動,技術面形態走壞,疊加外部不確定性尚無快速明朗趨勢,即便上周五伴隨情緒修復股指齊齊展開超跌反彈,場內外“各路人馬”對短期市場預判也因此難以避免地分歧拉大。
當前主流券商中,興業證券強調,受到外部擾動因素加大,市場操作難度加大,投資者需注意保暖防寒,增加安全墊,避免凍傷。中期維度外部全球資本回流風險,內部的盈利底部尚需時間,對市場維持謹慎態度。
華泰證券(行情14.26+0.21%,診股)則認為,外部風險短時間釋放后,有望推動國內加大政策托底的力度和加快落實進程,四季度國內對沖政策有望加速,成為主導市場企穩的核心推力。
伴隨外部變動連續發酵,資金策略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Wind數據顯示,10月累計凈流出169.68億元基礎上,上周五“北上”資金重現凈流入,具體金額為10.73億元。與此同時,一級行業角度觀察,場內主力向銀行、家電、食品等白馬行業流動的趨勢也日漸顯著。
宏微觀擔憂情緒加深
無論是機構預期分歧,還是不同背景資金的投資訴求變動,背后折射的都是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去杠桿過程中,外部環境惡化誘發的對流動性、宏觀經濟、上市公司基本面等擔憂情緒集中爆發,風險偏好驟降從而拖累指數下行探底。
國盛證券也認為,其實今年以來,A 股出現了遇阻回落、持續下跌走勢,主要原因在于經濟增速下滑、政策去杠桿及流動性緊張。但隨著近期宏觀政策基調調整(由“去杠桿”到“穩杠桿”)及央行連續第三次降準后,國內政策面與資金面環境已經得到極大改善。因此9月18日起,大盤出現一輪持續反彈走勢(如沒有外部消息沖擊,大盤反彈到2900-3000區域概率大)。“但目前在外部利空的沖擊下,大盤向下跌穿了2638(熔斷底)點,意味著本輪反彈已經提前夭折了。”
中期維度由于美聯儲加息,全球資本回流美國,風險資產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對于市場維持謹慎態度。興業證券分析稱,“現階段A 股市場出現的大幅度調整一定程度上正是對這種風險的反應”。
海外風險加劇背景下,國內改革不斷提速換擋,9月以來決策層大力度提振消費、力挺基建投資等,美股“灰犀牛”頻頻擾動,國內政策面暖風頻吹,呵護意圖不言而喻。
華泰證券也指出,外部風險因素不斷釋放同時,有望推動國內加大政策托底的力度和加快落實進程,如近期國內財政部表態減稅力度將擴大,增值稅稅率調整有望出臺。
不過中信建投分析表示,雖然政策在邊際上有所緩和,并表現出積極的防范風險的態度,但化解下行壓力并非一蹴而就。短期市場仍存在大幅度震蕩可能。
此外,進入三季報窗口期,上市公司的業績冷暖也備受投資者關注。申萬宏源(港股1.48 +1.37%)報告指出,月度觀點對三季報能否超預期的細分行業進行了討論,總體來說,行業分析師反饋能夠超預期的方向不多,“能夠符合預期已經很好”更為常見。反饋能夠超預期的行業主要包括:計算機當中的一些個股(主要是自主可控、金融信息化、新零售等領域),電子當中的指紋識別,以及農業當中的養雞產業鏈等。
圍繞核心資產布局
遭遇重挫后,上周五美股雖然止跌企穩,部分業內人士仍然認為,美股美債走勢仍存在階段不確定性,本就疲弱的A股市場存在進一步沖擊可能。
當前,A股總體PE(TTM)從前一周14.82倍下降到13.63倍數,PB(LF)從前周1.61倍下降到1.48倍;A股提出金融服務業PE(TTM)從前周20.84倍下降到19.01倍,PB(LF)從前周1.97倍下降到1.80倍。
估值底部區間中,市場人士建議投資者對突發外部負面傳導因素保持高度警惕。“灰犀牛”頻繁發作的情緒發酵期,押寶指數漲跌不如厘清股市核心價值所向,思考如何控制交易風險。
立足長期,興業證券也表示,無論從全球國別資產配置角度、居民財富配置角度,還是后資產管理時代的變化,對于權益市場長期維持樂觀態度。中長期看,配置以“大創新”和低估值核心資產為主線。創新成長股的周期可以看2-3年,大視野下今年只是大創新的“早春”,雖也有乍暖還寒,但趨勢不改;需要高度重視基本面,介入長期優質標的。同時,外資不斷擴大對中國市場投資比重,低估值的核心資產對于投資者仍然具備吸引力。
申萬宏源證券研報也提出,在今年2月,高于預期的美國通脹水平刺激10年期美債收益率攀至高位,導致美股和全球其他股市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調。和8個月前相比,現在觸發市場下挫的原因仍然是美債收益率,但全球經濟和金融環境則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球貿易環境的承壓仍然沒有結束,部分財政和經常項目雙赤字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匯市和其他金融市場在緊縮的全球流動性和攀升的美債收益率前亦面臨較大的危機。
該機構預計,美國經濟在今年的余下時間內仍將保持強勁,市場的一致盈利預期亦顯示投資者對美股公司的盈利仍抱有正面看法。但對于部分較為脆弱的新興市場而言,接下來幾個月的波動率仍可能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建議投資者關注傳統的避險資產,如日元和黃金的價格走勢,以及VIX指數的走勢。近一周以來日元兌美元已經錄得了2%的升幅,但黃金價格仍然保持穩定。
此外,中信證券(行情15.21+0.26%,診股)(港股12.10 +0.67%)分析師秦培景強調,A股的基本面并無變化,而全球共振和受迫性賣出導致A股明顯超跌。市場情緒和交易因素成為主導,短期需要解決的是流動性問題。相信無論是基于穩定市場預期還是防范金融風險的角度,政策都會積極而及時的應對,防止受迫性賣出出現連鎖反應。在這之后,市場的超跌背后才是真正的機會。
另有市場人士指出,“市場短期超跌導致融資籌碼被動賣出;財報披露情況明顯低于預期的風險并未遠離。隨著情緒修復帶來的修復展開,A股有望延續9月末的向上行情,但考慮到外圍因素干擾或將反復,市場情緒修復還需要更多的資金面和政策面加碼。”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