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我們認為A股迎來關鍵的切換月,未來三年市場的底部很可能在11月份出現。這種切換不僅是市場轉折,也是市場風格的轉折。在經歷11月份最后的整理和調整后,A股很可能重新回到小盤風格占優,關注TMT、次新。除此之外,地產和基建受益流動性寬松和政策轉暖也可關注。
10月份伴隨市場大幅調整,股權質押壓力加大,金融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其中,重新鼓勵兼并重組、并購政策邊際放松、放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上市公司、回購制度的修訂,為未來市場活躍度提升,并購再活躍提供了關鍵的機制和增量資金支撐。對資本市場態度的變化,也會促進銀行系私募股權機構、各地方國資委和兩類公司旗下基金進入股權乃至A股。以上政策調整,我們認為,從2019年開始,三年并購上行周期有望開啟。殼價值可能會重新崛起。
11月的風險仍不能忽視,包括解禁高峰在12月份迎來最大沖擊、海外市場的波動、強美元引發的匯率波動壓力等。
東方證券(5.10-1.35%):政策呵護方向不變布局機會仍在
政策呵護方向不變,布局機會仍在。短期來看,當前政策利好及對監管層對市場的呵護方向沒有改變,在市場已經經過新一輪新低調整之后,反彈將會持續,同時受到海內外風險的影響,反彈過程會有波折,但方向不變。中長期來看,當前上證指數11.5倍市盈率,風險溢價處于高位,今年10%-13%左右的利潤增速、11%-12%的ROE水平下,A股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配置價值。具體來看:
一、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確認,政策穩增長勢在必行。首先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當前處于需求壓力增大、企業去庫存攻堅,以及外部影響逐步顯現的階段,政策穩增長勢在必行。其次,10月31日政治局會議定調“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需要通過“增強預見性,及時采取對策”,以及使得“一些政策效應有待進一步釋放”,來穩定經濟運行。我們認為,政治局會議整體上進一步深化政策微調預期,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時間節點上,通過穩增長和(78.00-1.52%)加快開放的方式,進一步釋放政策和制度紅利。
二、解決股權質押風險的政策決心不動搖,耐心等待內部風險紓解。信用緊縮是引發股權質押風險的根本原因,股價下跌則是誘因。短期來看,穩定股價是穩定股權質押風險最有效的措施,通過鼓勵回購以及一行兩會、地方政府成立股權質押風險紓解基金的方式,我們認為短期質押風險有望得到穩定。長期來看,股權質押風險的解決仍然需要時間。資金和政策可以緩解短期的質押壓力,但中長期仍要看融資環境和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是否改善,以及質押業務本身的制度優化。
三、在當前低估值和維穩的時間點長期資金入市,意味著市場的底部更加扎實。銀保監會10月26日發布《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擬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股權投資的行業范圍限制,通過“負面清單+正面引導”機制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早在10月21日,金穩會就明確鼓勵當前時點長期資金入市,而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同樣進一步允許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我們認為在當前低估值和維穩的時間點長期資金入市,意味著市場的底部更加扎實。
四、海外風險不確定性仍在,但短期的邊際影響較弱。今年以來股市受海外風險波動影響巨大,但我們認為,短期的邊際影響已經較弱,美股和A股處于不同階段,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估值和點位,美股對于A股的影響雖存,但短期較弱。
因此,整體來看,我們認為當前政策利好及對監管層對市場的呵護方向沒有改變,在市場已經經過新一輪新低調整之后,反彈將會持續,可以積極布局。布局方向上主要為:第一,以上證50為代表的權重藍籌股,同時三季報基本面維持景氣的行業:金融、地產、石油產業鏈;第二,中期來看,雖然創業板和中小板的業績基本面仍面臨壓力,但結構性機會如計算機、軍工、通信、醫藥和電子等成長性較好的行業可以逐步布局。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