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反彈進程乍暖還寒之時,限售股解禁已然拉響“空襲”警報。數據顯示,12月A股將迎來2018年限售股解禁最高峰,市場風險偏好將因此遭遇嚴峻考驗。不少業內人士也建議投資者關注短期風險,認為估值安全性和成長確定性依然是安全的基礎,提示防范追高風險。
中期趨勢尚未明朗
進入11月,雖然市場中樞總體上呈現先揚后抑的調整格局,但近日伴隨外部不確定性階段性緩解,以及政策“呵護”市場意圖受到投資者認可,成為共識,本周起滬深股指重拾升勢,A股市場一連兩個交易日全面普漲,以估值修復和科創概念為核心的演繹邏輯有望驅動指數重回10月中旬水平。
主流券商也大多認為,市場正處于歲末難得的“可操作期”。
究其原因,一方面,作為對政策最直接、最敏感的反應,由于前期對于民營經濟、股權質押負反饋過于悲觀,政策出臺有助于悲觀預期的修復和改善,市場也將在這一階段表現出風險偏好提升。目前,市場正在逐步兌現這一階段的反應。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央行四次實施定向降準,釋放資金合計約2.3萬億元。疊加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近期銀保監會持續表態增加對民營企業貸款,從“源頭活水”角度來看,監管機構正在加緊改善此前二、三季度“信用違約”事件的負面影響。
此外,上周五證監會再度修訂企業融資監管要求。據了解,此次修改較上一次(10月12日)在企業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償還債務的比例問題上又有所放寬,而再融資政策放寬,“股市”直接支持企業現金流改善,更有利于重點支持科創新企業。科創板的推出已經箭在弦上,現階段恰是基本面精選“創新小巨人”的較好時機。
但同時,對于市場最新這輪拉升,也有券商分析師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認為中期方向未明,指數下行壓力依然不容小覷。
華鑫證券分析師湯峰認為,一是10月主要工業數據本周陸續公布;二是美股近日連連回落,對A股投資者風險偏好存在一定壓制。而總體來看,近期市場雖然頻繁收獲政策利好,但對于投資者影響已經邊際轉弱,從利好政策來看,也并未出現超預期政策利好。
“畢竟此前市場的反彈邏輯,暫都來自于預期改變下的場內投資者情緒刺激所產生,并不牢靠,一旦場內投資者風險偏好再度轉差,指數或仍然存在下行壓力。”湯峰強調。
興業證券(行情5.07+2.63%,診股)也指出,中期角度,需要等待這些利好政策真正從分母端“風險偏好”逐步轉換到對分子端“企業盈利”的改善,那么市場所期待的真正復蘇才有可能出現。
解禁洪峰來襲
反彈乍暖還寒之時,11月第四周起市場將面臨巨量限售股解禁的施壓。
根據wind數據統計,11月19-25日期間,滬深市場共計有74.81億股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合計市值達到541.43億元,較前一周雙雙翻倍。而11月12-18日期間,滬深兩市解禁限售股為30.45億元,累計解禁市值僅有245.99億元,為階段相對較低規模。
再往前看,接下來的12月A股還將遭遇2018年限售股解禁最高峰,在此期間將232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占比全部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6.5%。從解禁股規模來看,12月全月達到562.37億股,是11月解禁規模的2.82倍數;從合計流通市值來看,12月累計解禁金額亦高達4116.75億元,是11月的2.84倍。
具體來看,分眾傳媒(行情6.25+7.02%,診股)、華能水電(行情3.06+0.00%,診股)、美錦能源(行情3.91+0.26%,診股)是12月解禁股票數量最大的三家上市公司,分別為77.13億股、71.28億股、30.24億股,此外,協鑫集成、桂冠電力(行情5.34+1.14%,診股)、匯鴻集團(行情4.73+0.85%,診股)、新城控股(行情25.15+0.52%,診股)解禁規模也十分靠前,分別為25.23億股、24.59億股、20.02億股、15.16億股。
另外,本周(11月12-18日)滬深兩市限售股上市數量共計30.42億股,市值約245.47億元。其中,凱撒旅游(行情7.33+2.37%,診股)、合力泰、新鋼股份(行情5.45+0.93%,診股)、中天科技(行情7.97+0.25%,診股)、華天酒店(行情2.91+3.19%,診股)解禁數量均在3億股以上。
進一步梳理發現,四季度是今年限售股解禁規模最大的季度,而分月度來看,2018年四季度解禁壓力主要集中在12月,是全年解禁壓力最大的月份。從解禁公司家數維度來看,12月解禁集中在電子、傳媒、機械設備、計算機、電氣設備、化工、醫藥生物等行業。
對此,國金證券(行情7.42+2.77%,診股)分析稱,從歷史數據來看,解禁規模與減持金額存在較強正相關性,解禁市值較大的月份,二級市場減持壓力往往較大。限售股解禁會造成供給增加,對股價構成壓力,業績差、股價被高估、出現嚴重泡沫的個股,解禁后股東減持的概率較大。后續建議關注解禁帶來的二級市場減持壓力。
分析人士也認為,本輪行情的發動始于大金融,如果后期懾于限售股解禁壓力,市場無法誕生新的龍頭板塊,場內高漲的做多熱情大概率將逐步消散。
警惕風險上行
從近期市場幾次彈升來看,風格上具有明顯的運動戰特征,資金反復圍繞超跌低價股展開反撲。低價股全面活躍,令短期洼地進一步填平,成為入市游資的首選。
本周盤面觀察,隨著市場情緒階段性改善,盤面連續呈現“大盤股搭臺,小盤股唱戲”的偏暖格局,小盤超跌低價股備受追捧。但凡事物極必反,小票行情愈演愈烈,其繼續獲得大幅受益的可能性反而邊際下降。有市場人士告訴記者,當下小票持續占優已經引起全市場關注,后市風險料大幅抬升,建議投注者布局超跌個股時,在估值修復基礎上考慮切換概率。
對于最新這輪行情,川財富證券分析師鄧利軍直言,A股短期修復性反彈行情進入后半段。
鄧利軍分析稱,短期來看,高層表態要創新引領和促進消費及設立科創板、三部委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證監會修改再融資規定、美中期選舉結果符合預期等將繼續提升市場的風險偏好;10月份PPI回落及出口高增速難持續等顯示短期經濟壓力仍存。當前政策支持及對經濟的預期偏弱和對政策效果的觀望使得反彈進入后半段,繼續聚焦人工智能、5G、云計算、芯片等的優質成長股和大金融、地產、醫藥等績優藍籌股。
華鑫證券湯峰也表示,短期或依舊存在上沖的動能。不過依舊需要觀察A股反彈的持續性,目前而言并不能對本輪反彈的空間有過高奢望,畢竟技術角度看,如果深成指和創業板指繼續創出反彈新高,則30和60分鐘級別都將會出現背離鈍化,也就意味著后面一旦量能不濟,同時配合出現指數的背離結構,短期或依舊存在震蕩反復的可能性。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