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飛色舞,周期“稱王”。
近期整體震蕩攀升的A股市場,9月7日再度迎來拉漲。其中,煤炭、鋼鐵等周期性行業全面井噴。
來自某第三方機構的問卷調查顯示,對于市場風格是否已經全面切換的問題,目前私募機構整體心態仍然較為猶疑,近半數私募表示“仍有待觀察”。
對于周期股板塊的快速拉漲,多家私募機構表示,目前在選股和策略應對上,更加看好個股的低估值與高景氣。
周期板塊集體暴動
受商品期貨市場工業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企等因素推動,A股市場煤炭、鋼鐵、化工、化纖、石油、有色、建筑等低估值的“夕陽”產業,成為今天主力資金的最愛。截至收盤,兩市領漲的行業板塊,大多數為周期性傳統行業。
通達信數據顯示,自7月初打破盤局、返身向上以來,鋼鐵指數、煤炭指數、有色指數等板塊指數,近兩個月左右的漲幅均已超過30%。
不足四成私募認為
市場風格已切換
國內某私募行業第三方機構9月7日盤后公布的一份最新問卷調查顯示,在近期周期股板塊以及不少傳統行業的中小盤股表現出明顯結構性強勢之后,對于A股是否已全面進入風格和個股偏好方向的切換周期,有占比35%的股票私募認為,基本可以確認A股已進入到風格和個股偏好的切換周期。另有17.50%的股票私募認為,不能確認相關板塊是否只是“脈沖性的短期表現”。占比高達47.50%的股票私募則認為,仍待進一步觀察。
圖片來源:私募排排網
對于當前市場風格切換能夠持續的時間,調查結果顯示,有48.39%的股票私募認為本輪A股市場風格切換能夠延續的時間較長,市場均衡效應將會持續。另有41.94%的股票私募認為,延續時間還待進一步觀察。有9.68%的股票私募則認為,本輪市場風格切換最長不超過9月份。
圖片來源:私募排排網
多家私募緊盯高景氣與低估值
中睿合銀投資表示,截至目前,本輪市場風格切換的核心驅動因素,主要來源于市場內部“高低估值的分化”演繹了較長時期以后的“必然回歸”。但這種回歸是長期的切換還是短期的脈沖,還需要結合相關行業的景氣周期和相關個股的業績驗證來判斷。綜合來看,投資者需要關注的并非市場的風格是否切換,而是要對行業的景氣周期有更為深入和明確的判斷。
美港資本總經理陳龍表示,回顧今年A股的整體運行來看,隱藏在水面下的風格切換事實上早已開始,只是延續到今天越來越明顯。能源化工和工業原材料兩大行業板塊的周期性上行有兩大背景:一是美元史無前例的大放水導致的全球通貨膨脹;二是全球已經進入一輪長時間的美元貶值周期,而這一貶值周期可能還會持續數年,周期股板塊的整體相對強勢可能還將延續較長時間。
此外,陳龍還強調,當前選股的關鍵點在于好的基本面疊加低估值,最好是選擇周期上行即將導致業績明顯反轉,同時市場并沒有較多關注的賽道或個股,如貴金屬、煤炭等。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稱,在全球流動性較為寬松的宏觀環境下,成交量能已經呈現出持續放量特征的周期股板塊,未來在基本面、資金偏好等方面依然有較強的投資邏輯。只要不出現大的宏觀變化,周期股板塊基本面高景氣、股價保持結構性強勢的狀況,在時間上可能會持續到年末。
悟空投資投研總監江敬文指出,從2021年中報來看,鋼鐵煤炭等上游周期品業績表現更為亮眼,機械、建筑等板塊階段性基本面表現也較為突出。近一兩個月來在股價上有顯著優勢的鋼鐵、煤炭、有色、化工等順周期行業,也是年初至今盈利預測持續上調的行業。未來較長時間內,預計市場資金偏好仍將會以景氣度作為核心比較指標,周期股等高景氣板塊及中小市值個股,在現階段乃至2022年預計均將延續相對強勢。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