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楠
正如《中國企業扶貧研究報告2018》開篇所述,“上市公司,一面連接資本市場,一面對接脫貧需求,是我國扶貧事業的重要參與主體”。
早在2016年9月,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對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給予支持和鼓勵。同期,滬深交易所也分別發布推動企業更好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相關文件,要求上市公司設立扶貧產業基金,實施扶貧投資項目,并及時披露相關扶貧信息。
交易所根據2017年年報統計顯示,滬市共有46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精準扶貧信息,占全體上市公司數的32.67%,共計投入扶貧資金201.57億元。深市共計39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扶貧信息,占公司總數的18.57%,累計投入扶貧資金及物資折款總金額達138.22億元,幫助貧困人口超過33萬。值得一提的是,兩市公司建檔立卡脫貧人數在2017年呈現爆發式增長,顯示出扶貧工作累積的成效。
細分研究可以發現,由于上市公司群體行業屬性的多樣,決定了其扶貧方式也呈現多元化,其中尤以產業扶貧模式為最,涵蓋發放金融扶貧精準貸款、投資設廠、原材料采購、農業品牌化建設、公司+農戶+合作社等多種形式。
例如,永輝超市大力開展產業扶貧,按照“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的原則,幫助貧困地區發展農業,據不完全統計,永輝超市從國家級貧困縣農超對接年采購額達20.5億元。在陜西富平投資建設“柿餅加工工業園”、“優質富平尖柿示范基地”,促進富平柿餅形象品牌的提升,加快富平縣柿子產業發展,努力做大做強柿子加工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湖南步步高集團黨委在2016年成立了“扶貧管理部”,根據“精準扶貧”的指導思想,結合零售企業的特點,制定了產業扶貧“點石計劃”,發揮企業的商業渠道優勢,以“產業+商業”的模式,幫助貧困農村扶貧實現造血機制。在習近平總書記首倡“精準扶貧”理念的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籌建水廠,使“十八洞山泉水”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平臺。至今,步步高已幫扶貧困村55個、建立扶貧采購基地48個,與城步、綏寧等8個貧困縣簽訂扶貧戰略合作,共直接、間接牽手近10000多名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3500余元,目前已與貧困縣、貧困村簽訂農產品采購協議總計達6.5億元。
另據公開信息粗略統計,滬深兩地上市公司共開展產業扶貧項目4356個,涵蓋農林產業扶貧、旅游扶貧、電商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科技扶貧和其他產業扶貧項目,累計投入資金200多億元,幫助50余萬民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此外,在教育、健康等方面,上市公司扶貧也不遺余力。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貴州茅臺實施“國之棟梁”公益助學三年行動計劃,每年捐贈1億元,持續3年時間支持貧困學生。上市公司健康扶貧主要是援助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培訓貧困地區醫生、支持貧困人群看病就醫等。例如,中國神華支持建設村級衛生醫療設施,救助貧困家庭治療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愛爾眼科發起并成立了愛眼公益基金,先后在全國各地開展眼健康公益項目多達200多項,并為貧困人群建立視力健康檔案,對貧困地區的眼疾患者實施醫療救助。近5年,組織醫院義診篩查和眼健康教育覆蓋人數達2000多萬人次,免費開展各類眼科公益手術達4萬例,累計捐贈和減免醫療費用3.5億元。伊利股份實施“伊利營養2020”計劃,聚焦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需求,給貧困地區兒童帶去健康與關愛。
通過產業扶貧、教育脫貧、健康扶貧等多種舉措,上市公司大力參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扶貧投入力度大、成效顯著、受益面廣,有力推進了貧困地區生產發展、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和鄉村振興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時也顯露出短板,上市公司扶貧工作信息披露占同期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上市公司群體應更加重視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及相關信息的披露,繼續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凝聚共識、匯集合力,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助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書寫資本市場扶貧新篇章。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