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廈門是意義非凡的一年。中國40年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改變了廈門。這個曾經偏僻的海防小城,在40年改革開放浪潮中搏浪前行,蛻變成高素質、高顏值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這其中,資本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它的大力助推下,廈門經濟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廈門證監局局長李永春近日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專訪,全面介紹了廈門資本市場助推特區經濟發展的詳細情況。
資本市場蓬勃發展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去年的金磚會議后,廈門越來越被全國和全世界所關注。伴隨近年經濟的飛速發展,廈門資本市場發展情況如何?
李永春:廈門是全國最早的經濟特區之一。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大力支持。廈門資本市場一直比較活躍,這里有全國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經過40年改革開放,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廈門資本市場在質和量上都有巨大飛躍,上市公司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截至目前,廈門有47家上市公司,157家掛牌公司。2017年廈門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7777.29億元,同比增長51.65%;凈利潤152.17億元,同比增長116.28%;上繳稅收147.09億元,占當地財政收入12.39%。截至2017年末,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了3620.94億元,占當地GDP的83.22%。
特別是以廈門國貿、建發股份、廈門象嶼為主要資產的廈門國貿控股集團、廈門建發集團、廈門象嶼集團榮登世界500強榜單,分別位居第360位、362位、375位。金龍汽車、建研集團、建發股份等一批上市公司把握“一帶一路”、“金磚國家會晤”等契機,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進一步打開了成長空間。今年1-11月,金龍汽車出口保持行業第一。
目前,轄區IPO在審企業7家,輔導備案企業17家,位居福建省首位。針對廈門266家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廈門證監局積極建言,并聯合廈門市金融辦、科技局、工商聯等,加大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上市宣講力度,推動質量優、發展前景好的企業改制上市。
廈門還有3家證券期貨法人機構,169家證券期貨分支機構,364家私募機構,金融中介機構的密度位居全國前列。2018年截至11月末,證券交易額3.56萬億元,期貨交易額2.48萬億元,客戶交易結算資金規模149.31億元,證券期貨資金賬戶數200.07萬戶,營業收入11.82億元,凈利潤2.38億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業務范圍不斷拓展,服務深度逐步提升,通過做強做優投行、資產管理等業務,為地方實體企業融資、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提供優良的金融服務。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您剛才提到,資本市場大力支持廈門經濟發展,請問有哪些具體體現?
李永春:這個可以直觀地從推動擴大融資、并購重組、創新創業三個角度理解,廈門證監局也是從這三個方面積極開展工作。
一是積極發展股權和債券融資。廈門上市公司已累計從資本市場融資779.91億元。2017年至今,廈門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股權融資150.59億元,其中:IPO企業達11家,首發融資74.01億元,IPO家數和融資金額創歷史新高;上市公司再融資58.6億元;新三板掛牌企業新增20家,達到157家,占全省新三板掛牌數量的41.64%,實現融資17.98億元。同時,廈門證監局還大力推進債權融資,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2017年以來,廈門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實現債權融資470.7億元,超過股權融資金額,其中7家次上市公司發行66億元公司債,37家次非上市公司發行404.7億元公司債。
二是大力推動并購重組,促進企業做大做強。截至目前,廈門共有13家次上市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涉及資產總額169.11億元,配套募集資金32.8億元,持續助推上市公司實現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如廈門象嶼通過并購重組轉型農業產業鏈業務,2017年子公司象嶼農產實現利潤2.8億元,利潤貢獻占比近40%。農業供應鏈成為近年來廈門象嶼的主要利潤增長點,公司積極布局糧食產業鏈,依靠現有糧源控制,深掘下游糧食加工、運輸等領域,進一步鞏固了區域糧食龍頭企業地位。
三是穩妥推進私募基金發展,助推創新創業。推動成立私募基金行業自律組織,促進行業自律發展,發揮促進實體企業創新發展的作用。目前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64家,備案基金801只,實繳規模712億元。私募基金的快速發展,有效促進了民間資本與政府引導資金的融合,助推廈門創新創業型優質企業發展,為廈門引入了一批發展潛力大、前景良好的企業,在促進城市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積極作用。以廈門創投為例,目前其管理各類基金45只,總規模578億元,覆蓋了軟件信息、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集成電路、節能環保等產業;積極對接廈門鎢業、港務集團、國貿集團、海翼集團等市屬大型國企,參與國企結構調整、支持并購重組,充分發揮了引導基金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監管工作有序推進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廈門近400萬人口中股民超100萬,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股民,廈門證監局如何看待和處理這個問題?
李永春:正是眾多投資者的積極參與,資本市場才得以持續健康發展。資本市場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對此廈門證監局時刻牢記職責定位,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依法治市,不斷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
一是強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不斷凈化市場環境。牢牢把握派出機構的監管使命,加強對各類市場主體的監管。以現場檢查為著力點,提高監管威懾力。今年來,對存在違規問題的監管對象采取行政監管措施27家次,下發《監管意見告知書》等監管函件113家次,辦理涉證券違法違規案件25件,作出行政處罰2件,處理各類信訪175件,有效凈化了廈門資本市場環境。
二是強化現金分紅監管,督導上市公司不斷增強回報投資者意識。近年來,通過加強主動引導、實施分類監管、強化現場檢查,推動上市公司提高分紅水平,營造積極回報投資者的良好氛圍。在我局嚴格監管和積極倡導下,廈門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意愿以及分紅的穩定性、持續性逐漸增強。近三年來,廈門有22家上市公司連續實施分紅,占廈門上市公司總數的近二分之一,其中有8家公司分紅比例連續三年保持在30%以上。建發股份以3年累計19.85億元分紅總額位居榜首,法拉電子、廈門國貿、廈門空港分別以7.43億元、7.29億元、7.24億元緊隨其后。2018年,轄區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家數和總額創新高。具備分紅能力的43家公司中,有39家推出現金分紅方案,占比高達90.7%;現金分紅總額為44.88億元,同比增加23.26%。
三是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加強與廈門市中院溝通協作,建立信息共享、聯合培訓和業務支持“三機制”,健全調處銜接室、訴調對接中心等組織,深入推進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試點工作;鼓勵和倡導廈門有條件的經營機構籌建投教基地,命名長城國瑞證券投資者教育基地(互聯網)、國信證券福建地區投資者教育基地(實體)為省級投資者教育基地。組織各類機構簽署投資者投訴處理承諾書,對行業機構投訴處理工作情況進行分類評價,積極策劃組織各種投教活動,行業機構今年以來舉辦講座600多場次,發送微信、短信60多萬條。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相比前幾年,廈門資本市場規模迅速擴大,但廈門證監局人手沒什么變化,還是30人左右,監管資源明顯緊缺,廈門證監局采取了哪些對策保證監管工作有序推進?
李永春:近年來市場發展迅速,監管寬度和深度不斷延伸,監管資源緊缺問題尤為突出。對此,我們主要抓好兩方面工作。
一方面,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為契機,進一步調整完善干部考核工作制度,突出政治考核、作風考核、實績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加強專業知識、綜合能力培訓,進一步提高干部能力本領;關愛干部身心健康,營造溫馨和諧工作環境;評選先進典型,激勵廣大干部見賢思齊、比學趕超。
另一方面,加大創新力度,不斷探索監管科技化。針對私募機構眾多與監管力量不足的突出矛盾,借助轄區科技公司力量,在現有私募監管系統的基礎上,探索構建私募監管風險監測模型;并將轄區私募機構納入地方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預警平臺,提高信息監測科技化水平。與轄區反舞弊研究機構合作,優化財務舞弊智能軟件的指標體系,探索上市公司年報審核智能化。
打好三大攻堅戰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針對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廈門證監局采取了哪些相應措施?
李永春:我局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將防風險作為工作重中之重。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將廈門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牢牢樹立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理念,嚴格落實黨委書記維穩工作第一責任人制度,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協調,從嚴從實抓好資本市場風險防范工作。二是建立風險“會診”制度,做好風險識別,從風險類型、風險等級兩個維度對所有監管對象進行梳理、評估,列出風險地圖,動態跟蹤。三是實施分類監管機制,針對梳理出的上市公司風險、掛牌公司風險、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風險、私募機構風險、配資業務風險和交易場所風險,一一制定防范化解的監管措施、手段,確保責任要求到崗到人,責任措施到底到邊,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今年來,認真抓實資產管理業務規范整改,有效化解轄區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
積極服務脫貧攻堅國家戰略。立足實際,主動聯合四川證監局開展資本市場東西部扶貧協作,與四川劍閣縣簽署三方扶貧戰略合作備忘錄。深入貧困縣摸實情,探討產業扶貧對接;廣泛發動監管對象參與救急救難,募集資金和實物近900萬元,用于劍閣貧困鄉鎮、貧困村醫療設備,“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救助,縣道公路維護等精準扶貧項目。同時,大力引導上市公司通過設立基金會、參與公益活動等方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美亞柏科于2010年與廈門市紅十字會及紅十字基金會合作設立愛心基金,主要用于幫扶困難職工,關愛社會弱勢群體,關注工作在維穩一線、因公殉職或因公殘疾的公安干警,參與國家重大災難救援與重建。廈門國貿積極參與福建屏南縣的“春風行動”幫扶活動,在當地開展定向招聘,解決貧困人員就業問題,并支持推廣和銷售當地農副產品。吉比特與多戶貧困家庭及部分外來務工子弟學校建立長期穩定的幫扶關系,通過資助貧困學生、捐贈教學物資,幫助解決部分貧困家庭孩子上學難問題。瑞達期貨向陜西省延長縣提供100萬元精準扶貧產業扶持資金,用于雷赤鎮尚落村和趙家莊村發展蘋果產業,已幫助2村37戶111人實現脫貧目標;在云南省勐臘縣開展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試點項目,經費預算230萬元。長城國瑞證券與陜西省隴縣、寧夏省彭陽縣結對幫扶,設立“扶貧助學補助”和“長城國瑞證券獎學金”,已發放補助及獎學金43人次。
積極倡導綠色發展。督促廈門上市公司切實履行環境信息披露義務,充分發揮其環境保護示范引領作用。一方面,增強責任意識,提高重視程度。實施分類監管,對被納入生態環保部重點污染名單的12家上市公司加大關注力度,結合臨時公告和定期報告審核、現場檢查、約談等日常監管工作,促使廈門上市公司全面提升對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視度。另一方面,抓實信息披露監管,督促落實。根據2017年度重點排污單位名單,逐家通知確認,督促公司按規定履行環境信息披露義務。對于2016年報和2017年半年報零披露或未完整披露的3家公司,進行約見談話,從嚴規范,通過以點帶面,引導上市公司認真落實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的相關政策和監管要求。對在2017年年報中未披露或未完整披露環境信息的公司,加強督導,及時督促補充披露。
同時,積極倡導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明確各機構要建立“綠色清單”制度,主動對企業開展“環保體檢”;推動機構開展綠色公司債券發行、綠色企業上市掛牌、綠色資產證券化等業務。如長城國瑞證券成功發行深交所首單“雙綠”認證ABS“特銳德應收賬款一期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持續為企業提供綠色金融服務。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