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獨角獸扎推海外上市 京企融資額全國居首
■本報見習記者 劉勇
過去一年,最具活力的科技公司幾乎都趕赴海外上市。全球最大的鐵塔公司中國鐵塔、手機年銷售量超億部的小米、中國最大的外賣平臺美團、音樂服務商騰訊音樂等。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赴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超過170家,募資金額超過2500億元。
另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北京公司成為海外上市融資主力軍。僅中國鐵搭、美團、小米、愛奇藝四家公司融資額就超1200億元。
記者同時注意到,今年赴港上市的公司數量遠超赴美上市的公司數量。而這一切都源于今年4月港交所實施的上市制度改革。
公開資料顯示,港交所公布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細則主要有三大變化:一是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二是生物科技此類企業即便在沒有盈利的情況下,也可赴港上市;三是在美國上市的企業,也可回歸港股。
在此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以小米、美團、中國鐵塔為首的科技企業紛紛開啟了赴港上市的征程。根據德勤測算的數據顯示,2018年,共有超過200家企業在香港上市,創下八年以來的新高。
不過,在上市熱潮背后,我們也看到,“破發”、“市值腰斬”和“流血上市”等關鍵詞成為這些科技公司揮之不去的陰影。如登陸美股的趣頭條、小贏科技等公司,股價均遭遇了“過山車式”的大漲大跌。趣頭條9月14日上市當天股價一度漲幅超過191%,而截至12月25日,其股價僅為5.08美元/股,較歷史最高價的20.39美元/股跌幅超過75%;小贏科技的股價跌幅同樣也超過了70%。
根據RenaissanceCapital的年終報告顯示,2018年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中,大多跌破發行價,這些IPO首日漲幅也遠低于11%的歷史平均漲幅。而同樣,今年在香港上市的科技股中,也已有超過80%的個股破發。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