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首發企業現場檢查制度正式實施三年多來,已形成常態化運轉態勢,在凈化市場環境、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方面效果顯著。約有200家在審企業接受了證監會的現場檢查,近百家公司撤回了IPO申請終止審查,也有部分企業因“帶病闖關”被移送稽查調查處理。這表明了監管部門從源頭上嚴防問題企業上市、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決心。
一段時間以來,在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的同時,新股常態化發行也在繼續,通過充足的新股供應,形成了相對合理的發行環境,一大批優質企業登上了資本市場的舞臺。但也有部分擬上市企業企圖鉆空子,為了盡快上市,帶病申報、搶跑占位,明明不符合上市條件卻要硬闖A股賽道,在信息披露上做文章,有的未完整披露關聯方及其貸款走賬、資金拆借等資金往來情況;有的會計基礎及內部控制存在缺陷;有的存在體外資金循環、異常關聯交易等虛增利潤、侵占資產行為。對這類問題企業必須從嚴從重打擊。
以問題為導向加大IPO現場檢查力度,發揮現場檢查與日常監管的聯動效應,能夠更加有效地規范企業信息披露,夯實中介機構守門職責,完善市場約束機制。一方面,可以真正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杜絕講故事企業上市吸金,讓企圖打擦邊球的企業露出狐貍尾巴,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提振市場信心,減少非優質企業對資本市場的沖擊,減輕發審壓力,讓資本市場的資金利用更有效率。另一方面,能夠督促中介機構提高執業水平,切實強化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的“守門人”責任。首發企業問題嚴重,中介機構難辭其咎,已有多家中介機構因未勤勉盡責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從嚴的監管環境下,中介機構只有愛惜羽毛,避免讓風控流于形式,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站在IPO大門口排隊的企業都應該有底氣,經得住考驗。相信隨著IPO財務核查的進一步深入,首發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將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將從源頭上得以提升,為資本市場有序健康發展輸入更多高質量的源頭活水。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