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立平
“融資難”困擾、制約著很多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敢啃“硬骨頭”,不斷推出創新措施,強化高水平金融服務,尤其是成立“企業首貸、續貸服務協調中心”后,解決了企業過橋倒貸問題,降低了融資成本。
“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的工作很有開創性,發展理念新、主動作為,建立續貸、首貸服務協調中心,推動銀行創新推出金融產品服務于民營中小企微業融資,工作效率高。”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銳走進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企業首貸、續貸服務協調中心如是表示:“我國資本市場不僅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還有新三板、四板市場,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要提前科學籌劃、安排,抓住科創板、創業板實施注冊制,以及新三板推出精選層、轉板的機會,發展、利用好資本市場,多推動寧夏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
不斷激發創新措施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緊盯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創新措施,強化金融服務,推動政策落實,助力‘六穩’‘六保’。”寧夏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吳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減輕疫情影響,寧夏金融監督管理局及時出臺支持政策,先后起草或配合自治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出臺自治區工業經濟穩增長24條、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8條、促進經濟平穩運行21條財政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從發放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鼓勵降低擔保費用、取消反擔保措施、降低貸款利率等方面給予企業金融支持。
據吳瓊介紹,在穩定信貸供給方面,今年3月份、6月份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兩次對18家銀行開展恵企政策落實情況督查,確保信貸投放力度不減、惠企政策不松。截至5月末,寧夏全區人民幣貸款余額達到7594億元,同比增長6.9%;新增貸款377.2億元,已完成全年新增600億元計劃的62.8%。協調各銀行機構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制造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物流、文化旅游等行業新發放貸款85.3億元。為寧夏小微企業辦理續貸和展期業務582筆、122.71億元,較疫情發生前增長436筆、101.75億元。
另外,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還開展“一企一策”重點幫扶,成功幫助協調天元錳業轉貸55.2億元、延期支付利息14.2億元,解決晟晏集團2.5億元流動資金貸款;推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經測算,各銀行機構已為疫情重點保障重點企業減費讓利13147萬元,為613戶小微企業減免利息超過1836萬元。在發揮金融機構作用方面,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鼓勵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等地方類金融機構通過設置寬限期、減免違約金、降低擔保費率等方式支持暫遇困難的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寧夏131家小貸公司累積放款5.19萬筆5.2億元,62家融資擔保機構在保余額230.79億元。
“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對穩民生、穩就業意義重大,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既要服務好國有大企業,也要服務好民營、中小微企業。”李銳對此表示。
助企業突破融資瓶頸
“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分別于4月份、5月份相繼成立了企業續貸、首貸服務協調中心,幫助已有貸款的企業順利的渡過續貸難關,沒有貸款的企業順利的突破首貸‘瓶頸’,提高銀行的審批放款速度,降低企業的貸款及倒貸成本。”寧夏金融監督管理局企業首貸、續貸服務協調中心總經理孫丹向《證券日報》記者詳細介紹了工作開展模式及業務開展情況。
據介紹,企業首貸、續貸服務協調中心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辦公模式,線上設立熱線咨詢電話、微信公眾服務號等渠道,確保及時接到企業信息。線下設立獨立續貸窗口,企業可直接到窗口咨詢辦理。
“在協調企業續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企業因對外擔保涉訴纏身無法繼續融資,有些企業早些年被銀行抽貸后資金鏈斷裂導致民間借貸高息纏身,為幫助困難企業‘破圈解鏈’,恢復信用和發展,中心完善工作內容,擴大協調范圍,針對有問題的企業,制定了《企業救治方艙圖》。”孫丹進一步解釋,“方艙圖”主要內容為五點,一是把脈問診,要求銀行要對癥下藥,出具化解方案;二是追根溯源,針對涉訴、高利貸纏身的企業,倒查10年,找到抽貸的“罪魁禍首”;三是信用修復,對于非惡意逃債的企業,恢復信用,上調等級;四是解套續鏈,對于因擔保涉訴纏身的企業“破圈解鏈”,恢復發展;五是強基固本,幫助企業提高法律意識、風險意識,引導其關注市場、焦聚主業,提升盈利水平和融資能力。
據孫丹介紹,截止目前,企業首貸、續貸服務協調中心共接到135家企業的申請,金額20.49億元(續貸70筆、金額10.47億元,首貸65筆、金額10.02億元);已成功辦理31筆,金額52512萬元(續貸22筆、金額50399萬元,首貸9筆、金額2113萬元),為企業節約助貸成本525.15萬元,節約銀行利息成本165萬元。
“首貸案例中,寧夏天利豐能源公司擴建二期項目缺少項目資金,又因在中國銀行的貸款被下調為關注類,影響了企業對外融資。中心組織交通銀行、寧夏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四家銀行召開協調會,幫助其恢復信用等級,加快寧夏銀行4000萬和農業銀行24000萬元項目貸款審批,重啟交通銀行5000萬元授信。”孫丹向《證券日報》記者舉出典型案例,“續貸方面,寧夏科宏牧業有限公司前些年寧夏銀行、黃河銀行、石嘴山銀行連續抽貸共1300萬元,期間企業又向小貸公司及民間借貸公司申請高利貸款倒貸,導致這些年涉訴、高利纏身,無法正常經營。中心召開4次銀行、擔保、小貸、企業四方協調會。協調寧夏銀行恢復300萬元授信,其中100萬元幫助歸還民間借貸,民間借貸機構先撤訴,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剩余200萬元用于奶牛養殖和購買飼料。”
爭取年內有1家-2家企業上市
“當然,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融資痛點、堵點還需持續打通,企業融資結構不合理,組織體系有待改善,監管法規及手段尚需完善等。”吳瓊表示,下一步,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要以高水平金融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發展,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寧夏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搶抓新三板改革和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機遇,加快培育多層次資本市場,爭取年內有1家-2家企業上市;加快推動地方金融監管和服務智能化平臺建設,通過各類有效信息的匯集整合,打通銀企信息壁壘,推動無抵押無擔保信用貸款擴面增量。我們要以高水平金融服務推動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以高水平金融服務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以高水平金融服務助力抓好生態環境保護,以高水平金融服務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
“企業首貸、續貸服務協調中心下一步要將政策深入貫徹和傳導下去,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首貸投放力度;落實主辦行責任,對于資金鏈斷的企業,做好把脈問診、追根溯源、修復信用、解套續鏈、強基固本工作;細化融資服務,深入企業把脈問診,了解生產經營狀況及銀行服務質效,引導銀行幫助企業制定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創新工作方式,根據協調企業的反饋,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研究創新工作,給予相應的金融支持。”孫丹進一步強調。
李銳最后表示,地方經濟的強勁發展需要強大的金融服務、資本市場的支持,發展資本市場的最終目的是服務實體經濟。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