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公布了最新一期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決定對在科創板4只新股發行項目網下申購過程中,存在違反相關規定的52個賬戶列入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
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今年以來,中國證券業協會已經公布了74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涉及16只科創板新股發行項目網下申購,限制時長在半年到1年之間不等。同時,今年中國證券業協會已經公布了351個股票配售對象黑名單。不過,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有的賬戶不止一次被列入黑名單。
而2019年,中國證券業協會共發布了7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和3份黑名單,有近650個機構、個人賬戶被限制參與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在內的股票打新活動。
少繳0.4元被列入限制名單
在最新公布的52個“上榜”賬戶中,有44個為寧波靈均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旗下的賬戶。此外,還包括上海思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思瑞二號私募投資基金、申港證券自營賬戶、西部利得新潤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西藏信托等。這些賬戶的限制時限均為半年,即從2020年10月10日到2021年4月9日。
據記者查詢,此次西部利得新潤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和申港證券自營賬戶上榜,是因為棄購了1股瑞聯新材。
根據瑞聯新材此前發布的公告,作為網下投資者,西部利得新潤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初步獲配數量為1930股,應繳款金額為220577元,實際繳納金額為220557元,實際獲配數量為1929股。申港證券自營賬戶初步獲配數量為2462股,應繳納金額為281378.53元,實際繳納金額為281378.13元,實際獲配數量為2461股。
也就是說,申港證券自營賬戶因為少繳納了0.4元而被列入限制名單。對此,一位不愿表明身份的機構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有點不理解”,因為此前多數機構棄購獲配股份往往是全額棄購,很不理解為什么這兩家機構會單獨留下1股未申購。
“這屬于技術疏忽性違規,有兩種可能性,一種純粹是操作計算失誤,另一種是交易人員刻意為了避免申購成功而棄購,未按規定足額繳納費用。”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因為打新個股差異較大,在某種特殊情況下也并非是“穩賺不賠”,所以需要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情況做充分的事前合理判斷,通過這種方式來避免投資風險。
黑名單中個人投資者占比大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后發現,根據相關規定,今年以來,中國證券業協會已經對存在違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業務規范》第四十五條、四十六條規定的351個股票配售對象列入黑名單。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這些黑名單中,個人投資者合計295個,占比84%。此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或其大股東位列其中。據了解,這些上了“黑榜”的配售對象,主要違規行為包括違規頂格申購、獲配后未按時足額繳付認購資金等。
而記者通過對中國證券業協會所有發布過的黑名單進行比對注意到,有賬戶此前就已經被列入。比如,在今年2月11日和3月31日發布的黑名單中,均有“朱六平自有資金投資賬戶”,限制的結束時間也從2020年8月11日延長到2021年2月11日。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中國證券業協會還首次公布了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黑名單,對在2020年7月份29個公開發行股票并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項目網下詢價與申購過程中存在違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業務規范》第四十五條、四十六條規定的148個股票配售對象列入黑名單。
據記者觀察,上述148個被列入黑名單的股票配售對象中,個人投資者賬戶有135個,占比高達91.2%。
太平洋證券首席投資顧問趙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新股發行中,總有一些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不講誠信,出現違規“打新”,擾亂了新股市場秩序,影響市場公允。
“逾越規則的制約,熱衷搞各種監管套利,打‘擦邊球’的人,即使短期內帶來了超額收益,最終還是會付出代價。”趙歡說,建議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要樹立尊重市場、敬畏監管、不違法不違規的底線意識。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