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立平
經過深入分析資源稟賦、產業優勢、發展前景,在反復研究討論、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2020年9月份,寧夏黨委政府確定重點發展枸杞、葡萄酒、奶產業、肉牛和灘羊、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綠色食品、清潔能源、文化旅游九大產業,以推進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年年初,寧夏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正式印發,要求各地各部門(單位)把推進九大重點產業發展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發展大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抓手、重大舉措、重點任務,持之以恒地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吳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九大重點產業是寧夏發揮區域優勢、全面提升經濟實力的希望所在,是寧夏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寧夏今年,乃至整個“十四五”期間的重要發展任務。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資本市場的支持,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不僅要多措并舉引導區內外資金投向重點產業,更要引導扶持重點產業的相關企業到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做強直接融資推動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方位培訓促規范
提高發展能力
為加快推動寧夏九大重點特色產業發展,引導九大產業重點企業把握目前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對規范化財務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提升重點企業公司治理以及資本運營管理水平,推動九大產業重點企業進行上市融資,春節前夕,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舉辦“九大產業重點企業年終賬務處理專題線上培訓班”,相關九大產業重點企業、上市輔導中介機構、新三板掛牌企業、上市公司的主要高管,及寧夏政府辦公廳、地方金融監管局、五市金融局、寧東管委會的有關負責同志共60余人參加了培訓。
培訓班邀請業內頂級實戰專家就IPO財務審核重點、年終賬務處理重點、擬上市公司財務準備等重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解讀,諸多參會的相關企業財務負責人表示,通過認真聆聽講座,深刻體會到了新證券法實施、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對企業財務管理提出的高要求,培訓很接地氣、很及時。華福證券寧夏分公司總經理劉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在年終財務結算及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間的重要節點,為大家梳理財務管理工作的常見問題、熱點問題及正確的處理方法,有助于寧夏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提高質量,也有助于九大產業重點企業的規范發展,對九大產業重點企業下一步的融資及上市工作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早在2020年9月底,由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寧夏證監局主辦的“全區資本市場專題培訓班”在寧夏石嘴山市舉行,培訓班吸引了來自相關國有企業、新三板企業及九大產業重點企業的40余家企業70余人參加,培訓班邀請了中國證監會發行部、上海證券交易所、知名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的10余位專家分別從資本市場改革與金融創新、企業上市政策與路徑指引、企業股改上市財務、法律、稅務風險防范、債券融資、私募股權基金及創新資本市場工具等方面進行細致解讀。該培訓受到與會企業家的熱烈追捧,為期4天的培訓班幾乎沒有學員離場,且每位與會嘉賓都在授課的提問環節耗時頗多,企業家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向授課專家的諸多提問,也體現了寧夏企業對資本市場的關注及對上市工作的熱情高漲。
同時,為了整體提升寧夏全區利用資本市場發展經濟的能力,寧夏黨委組織部、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還于2020年11月初組織了在深圳舉辦的寧夏領導干部資本市場專題培訓班,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市、縣區以及區屬部分國有企業相關負責人共56人參加了培訓。參加培訓的寧夏政府辦公廳、銀川市金融局、石嘴山市金融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紛紛表示,無論是在深圳資本市場學院內的課堂教學,還是赴深圳證券交易所、騰訊、農產品股份公司的現場教學都十分精彩,收獲頗多,為期7天的專題培訓使大家對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感覺視野更開闊了,利用資本市場發展產業的思路更多了,運用資本市場發展經濟的信心更強了。
吳瓊表示,經濟的改革開放發展,首先需要思想、認識的解放和提高,因為我們不僅需要發展的勇氣和愿望,更需要發展的能力。而思想認識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大家掌握更多發展的措施和路徑,提高發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按照自冶區黨委政府的相關部署,2020年,在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系統、香港證券交易所、相關研究機構及各知名券商、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大力支持下,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開展的僅涉及資本市場方面的培訓就有20期。引導寧夏九大產業重點企業規范發展、促進九大產業重點企業提高融資水平的各類線上、線下培訓還將陸續舉行。希望寧夏各優勢產業的重點企業能夠獲得全國資本的青睞,也希望諸多寧夏各優勢產業的重點企業早日具備到資本市揚上市融資的條件和能力,希望寧夏九大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能夠成就寧夏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做強直接融資
助推九大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了吸引發達地區資金投向寧夏九大產業,在2020年11月2日至6日舉辦寧夏領導干部資本市場培訓班期間,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還分別舉辦了寧夏九大產業“深圳基金投資對接會”“深圳寧商投資對接會”“招商銀行投資對接會”三場投融資對接活動。對接會現場,寧夏九大產業主管部門、九大產業的各重點企業分別向深圳各方推介產業和具體企業發展現狀、發展規劃、融資需求。深創投、華潤資本、基石資本、南方基金、加法基金等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會員,前海高博投資等深圳寧商商會會員企業,招行系統內招商財富、招商致遠資本、招商證券等眾多投資機構參會,介紹自身投資發展情況及計劃、認真聆聽寧夏九大產業重點企業的組團推介。
對接會現場,深圳投資界和寧夏產業界雙方人士互相咨詢探討、共謀發展合作。多家投資機構表示,寧夏和深圳相關部門組織的投融資對接活動為深圳資本投向寧夏優勢產業架起了一座橋梁,給投資人提供了很大方便。而參會的九大產業的各企業家則紛紛表示,以前聽說過的知名投資機構終于親眼見到了,通過和這些投資機構的溝通,更加了解了這些投資機構的投資和退出模式,感覺更有信心和資方打交道了,希望政府多舉辦這樣為企業搭臺融資的活動,助力企業做強做大。
2021年1月29日,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舉辦首期九大產業重點企業進行線上投融資路演活動,活動利用深交所創新創業投融資服務平臺,采用線上直播的方式向全國的專業投資機構進行推介,來自寧夏新能源、醫藥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奶產業的相關企業進行了投融資路演,參與路演的企業不僅介紹了企業自身優勢、融資計劃,也對自身IPO的規劃和進程進行了重點講解,相關創投專家與路演企業進行了線上交流。
在和寧夏領導干部資本市場培訓班學員及參加三場投融資對接活動的寧夏相關負責人座談時,深圳證券交易所首席風控官張兆義表示,要做好企業上市培育工作,需要打造一個良好的培育企業上市的生態體系,就拿投資機構來說,在發達省份,相關企業剛一成立的時候,天使基金、風投、PE就全找來了,企業即便不上市,其資本運作、吸引資本的能力也比較強。而在寧夏知名投資機構不是很多的情況下,寧夏政府能夠組團來和深圳的投資機構對接,和發達地區的頭部創投機構建立一個聯系機制,這對于吸引優質的投資機構去投資寧夏重點產業的優質項目就非常有必要。
根據《寧夏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寧夏枸杞產業要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叫響中國枸杞之鄉品牌,“十四五”期間力爭培育年產值1億元以上企業超過10家、10億元以上企業1家-2家,培育上市企業2家以上。葡萄酒產業重點要放大產區優勢,提升品牌價值,打造領軍企業,把賀蘭山東麓打造成“葡萄酒之都”,力爭用5年-10年時間實現葡萄酒產業綜合產值1000億元;奶產業重點要強化良種繁育、品牌經營、利益聯結、精深加工,壯大主體,保障品質,提升效益,打造高端奶之鄉,力爭用5年時間帶動全產業鏈實現產值1000億元……
作為西部欠發達省區,寧夏發展的渴望和信心不可謂不高,根據202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寧夏2020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21億元,增長3.9%,增速高于全國1.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而寧夏給“十四五”開局之年2021年預定的發展目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達7%以上。202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著力加強金融支持,構建以九大產業為重點的現代產業體系,培育一批產業集群,實現2家-3家企業上市。
吳瓊表示,目前我國資本市場正在進行的注冊制改革,在為更多成長類企業帶來上市機遇的同時,也必將提高我國的直接融資比重。2020年11月份,曉鳴農牧、沃福百瑞兩家企業先后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寧夏將實現沒有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歷史性突破。我國資本市場的注冊制改革,以及近幾年寧夏陸續有企業上市融資,提高了各類企業的上市熱情,下一步,寧夏地方金融監管局將采取多種措施把握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機遇,做強直接融資,在加強吸引全國更多發達地區資金投向寧夏九大產業的同時,力推九大產業重點企業通過上市發展壯大,以服務寧夏九大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推動寧夏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