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初期,步入第二個10年的中國股市進一步走向成熟,一些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的弊端也逐步顯現,其中以股權分置這一宿疾最為緊要。正因如此,2005年落地實施的股權分置改革,被業內認為是對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影響最深遠的一場“大手術”。股改破除了阻礙市場發展的重要制度瓶頸,中國股市的肌體得以迅速發育。
中國證券市場創立初期,社會各方對于股份制以及資本市場功能與定位的認識還不統一。為避免引發“私有化”“國有資產流失”等爭議,國有企業改制上市采取了“存量不動、增量上市”的差異化制度安排,把上市股份劃分為國有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和公眾股,并規定國有股、法人股暫不流通。這種安排即被稱為“股權分置”。
股權分置為國有企業上市創造了條件,為證券市場發展提供了探索空間。但隨著新股上市發行不斷增多,股權分置引發的股權割裂問題日益突出。由于非流通國有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利益不對等,導致上市公司大股東對于股票二級市場表現漠不關心;而流通股本相對較小也造成股市投機性強,嚴重扭曲了證券市場定價機制。
截至2004年底,境內上市公司非流通股達4543億股,占總股本的近三分之二。股權分置問題懸而未決,也造成市場連續數年表現低迷。“股市規模和實體經濟規模嚴重不匹配,證券市場對經濟的影響十分微弱。”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這樣評價當時的中國股市。
值此關鍵時刻,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作出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決策部署,證監會黨委形成了“盡快恢復市場信心、調整市場發展政策、加強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的總體工作思路。國務院發布的“國九條”更是明確提出,積極穩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尊重市場規律,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2004年7月,為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國務院同意成立六個專題工作小組,就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研究。其中就包括“積極穩妥解決股權分置專題工作小組”,由證監會牽頭,財政部、國資委參加,重點研究擬訂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的實施意見。
2005年4月29日,證監會發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通知》全文僅1836個字,卻翻開了中國證券市場跨時代的一頁。“五一”假期后首日,三一重工、清華同方、紫江企業和金牛能源組成首批股改試點單位,于5月9日起停牌。
然而,這項影響深遠的重大制度變革,卻一度被視為“難以承受之重”。當時的投資者普遍認為,市場不具備承接如此多增量流通股的能力。反映到盤面上,2005年5月9日上證指數大跌2.44%,此后更是連續數日“跳水”,直至6月6日跌穿千點大關,盤中最低觸及998.22點,創下8年新低。
指數連續下跌表明二級市場對股改預期消極,這給改革的繼續推進帶來不少壓力。面對非議,時任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05年5月15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毅然表示:“股權分置改革工作推進中,難免會受到各種復雜因素影響。但是股權分置改革不僅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件大事,也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開弓沒有回頭箭,必須搞好。”
“開弓沒有回頭箭”現在聽來依然擲地有聲,體現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下,監管層大力推動資本市場改革的堅定決心。隨著相關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完善,市場各方最終凝聚共識。2005年6月10日,首批試點之一的三一重工召開股東大會,股改方案以93.44%的高贊成率順利通過。隨后不久,第二批股改試點的42家公司又火速出爐。
到2006年10月19日,1000多家完成股改的公司取消“G”標記,而尚未完成股改的公司則被冠以“S”標記,象征著這場重要改革已成功實施并步入尾聲。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市共1298家上市公司完成或已進入股權分置改革程序,占應改革公司的98%。
再看二級市場,隨著大股東與中小股東回歸同股同權,股權分置扭曲造成的公司治理問題得到根本性改善;而流通股本擴大,也有效優化了市場定價體系。股權分置改革最終帶領中國股市擺脫低迷,上證指數從998點出發,到2007年10月16日最高觸及6124.04點。無論是投資者開戶數,還是上市公司總市值、流通市值,均在2005年至2007年實現空前增長。
更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為資本市場重大改革探索了經驗。在涉及極為復雜的利益關系背景下,股改形成了成熟的改革組織方式和操作步驟,開創性構建了“統一組織、分散決策”的機制設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后續科創板和注冊制等的機制設計提供了寶貴經驗。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