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從A股退市的康得新,近期再次收到監管部門的罰單。
中國證監會網站8月3日更新的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證監會對康得新復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原上市公司康得新,目前已退市)銀行間債券市場信息披露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決定對康得新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時任康得新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鐘玉給予警告。
面對被查實虛增百億利潤、銀行存款造假,鐘玉竟辯稱,康得集團被股價及資本市場綁架,虛增業績是不得已!
中國證監會對當事人的陳述申辯意見不予采納,同時指出,任何想通過虛假業績支撐股價的行為最終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對此種欺詐投資者、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將依法予以嚴懲。
虛增百億利潤銀行存款也作假
據悉,2017年至2018年間,康得新在交易商協會注冊并向銀行間市場合格機構投資者公開發行債務融資工具,包括2期中期票據“17康得新MTN001”和“17康得新MTN002”,共募集金額20億元,以及2期超短期融資券“18康得新SCP001”和“18康得新SCP002”,共募集金額15億元。
證監會調查發現,在上述債務融資工具發行和存續期間,康得新披露的2015年至2018年財務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2015年至2018年,康得新通過虛構銷售業務、虛構采購、生產、研發費用、產品運輸費用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進而虛增利潤總額。
其中,2015年財務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22.43億元,占當期披露的經審計的利潤總額的136.22%;
2016年財務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29.43億元,占當期披露的經審計的利潤總額的127.85%;
2017年財務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39.08億元,占當期披露的經審計的利潤總額的134.19%;
2018年財務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24.36億元,占當期披露的經審計的利潤總額的711.29%。
此外,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財務報告中披露的銀行存款余額也存在虛假記載。
證監會認為,康得新的上述行為違反了《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8〕第1號)第七條:“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應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披露信息。信息披露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的規定,鐘玉作為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領導、策劃、組織并實施了上述全部違法事項,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當事人質疑證監會沒管轄權
康得新、鐘玉及其代理人提出如下四點申辯意見:
一是證監會對本案行使管轄權沒有合法基礎。
二是證監會此前已針對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財務報告存在虛假記載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如本案再次作出行政處罰,則將涉嫌違反“一事不再罰”原則。
三是關于違法事實方面,首先,康得新對于確有證據印證存在資金循環等特征的造假業務并不否認,但針對外銷業務,現有相關書證、言辭證據無法有效證明存在資金循環,不足以證明康得新該部分業務均為造假。其次,對公安偵查轉化證據的使用應審慎考量。再次,對于確有證據證明存在通過業務虛構等方式進行的利潤虛增,《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21〕4號,以下簡稱《告知書》)在認定康得新虛增利潤的同時,卻未能將虛增利潤所涉及的納稅金額在虛增利潤總額中予以扣減,屬于認定錯誤。
四是鐘玉提出:為了投資高性能碳纖維產業化項目,康得集團通過質押康得新股票融資,導致康得集團被股價及資本市場綁架,公司不得不通過虛增業績的嚴重違規方式來滿足資本市場預期。請求對公司不予行政處罰,在對其本人進行處罰時也酌情予以考慮。
對此,證監會認為,對本案進行處罰并無不當,對當事人的陳述申辯意見不予采納,但鑒于康得新在股票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連續披露虛假財務報告行為系連續實施的違法行為,鑒于證監會對康得新及鐘玉在股票市場的虛假披露行為已作出頂格處罰,故不再對康得新及鐘玉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虛假披露行為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
證監會:通過虛假業績支撐股價將付出慘痛代價
證監會同日披露的另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證監會對康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得集團)銀行間債券市場信息披露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證監會決定:對康得集團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對鐘玉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
2017年康得集團在交易商協會注冊并非公開發行5期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發行金額共計23.5億元。經證監會調查,在這些債務融資工具發行和存續期康得集團披露的2015年至2017年財務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證監會認為,康得集團的上述行為同樣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8〕第1號)第七條的規定。鐘玉作為康得集團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康得新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領導、策劃、組織并實施了上述全部違法事項,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鐘玉再次辯解稱,為了投資高性能碳纖維產業化項目,康得集團通過質押康得新股票融資,導致康得集團被股價及資本市場綁架,公司不得不通過虛增業績的嚴重違規方式來滿足資本市場預期。請求對公司不予行政處罰,在對其本人進行處罰時也酌情予以考慮。
證監會回應稱,誠實守信、合法經營是任何一家公司發展的底線,只有通過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途徑把公司做大做強,才能真正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和認可。任何想通過虛假業績支撐股價的行為最終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而證監會對此種欺詐投資者、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也將依法予以嚴懲。故證監會對當事人的陳述申辯意見不予采納。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證監會多次對銀行間債券市場違規行為進行處罰。證監會日前還對永煤控股債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決定對永煤控股給予警告,并處以300萬元罰款,對其他當事人作出相應處罰。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