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4月26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促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主線,從積極培育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全面強化專業能力建設、著力打造行業良好發展生態和不斷提升監管轉型效能四方面提出16條舉措,進一步堅定深化改革,扎實推動監管轉型,加快構建公募基金行業新發展格局。
《意見》總的原則是堅持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切實提高公募基金行業服務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服務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服務實體經濟與國家戰略的能力,正確處理好規模與質量、發展與穩定、效率與公平、高增長與可持續的關系,切實做到行業發展與投資者利益同提升、共進步。
支持差異化發展
強化長效激勵約束機制
在積極培育專業資產管理機構方面,《意見》提出5條舉措。
一是支持差異化發展。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在做優做強公募基金主業的基礎上實現差異化發展,促進形成綜合性大型財富管理機構與特色化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協同發展、良性競爭的行業生態。引導經營失敗的基金管理公司主動申請注銷公募基金管理資格,或者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實現市場化退出,推動構建優勝劣汰、進退有序的行業生態。
二是切實提升治理水平。推動基金管理公司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嚴禁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濫用控制權干預公司正常經營管理,防范股東缺位和內部人控制。把好股權準入關,壓實基金管理公司股權管理的主體責任,防范資本無序擴張,嚴厲打擊股權代持、變相套取牌照、倒賣牌照等違規行為。
三是壯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隊伍。積極推進商業銀行、保險機構、證券公司等優質金融機構依法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調整優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適度放寬同一主體下公募牌照數量限制,支持證券資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專業資產管理機構依法申請公募基金牌照,從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審慎有序核準自然人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嚴防行業無序競爭。
四是穩步推進高水平開放。支持對中國資本市場具有長期投資意愿的優質境外金融機構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或擴大持股比例,鼓勵行業積極借鑒境外先進資產管理經驗和有益業務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走出去”,推動股票ETF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標的。
五是強化長效激勵約束機制。督促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蓋經營管理層和基金經理等核心員工的長期考核機制,將合規風控水平、三年以上長期投資業績、投資者實際盈利等納入績效考核范疇,弱化規模排名、短期業績、收入利潤等指標的考核比重。
在全面強化專業能力建設方面,《意見》提出3條舉措。
一是著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引導基金管理人構建團隊化、平臺化、一體化的投研體系,扭轉過度依賴“明星基金經理”的發展模式。推動基金管理人實現宏觀、策略、行業和公司全維度的研究覆蓋,切實提高股票發行定價能力。引導基金管理人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推動基金管理人夯實信用風險研究能力。
二是持續強化合規風控能力。督促基金管理人持續強化投研內控建設,規范證券出入庫管理,加強對基金投資交易的監測分析與跟蹤檢驗,嚴格投研人員通訊工具、股權投資等行為管理,有效發揮研究、交易、風控、合規、監察等各環節的監督制衡作用。嚴厲打擊“老鼠倉”、市場操縱、利益輸送、非公平交易等損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建立違法違規人員從業“黑名單”制度和公示機制。
三是積極鼓勵產品及業務守正創新。鼓勵基金管理人以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為出發點,以風險可測可控、投資者有效保護為前提,加大產品和業務創新力度,切實提高公募基金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堅決摒棄蹭熱點、搶噱頭、賺規模的“偽創新”。研究推動ETF集合申購業務試點轉常規,積極推動公募REITs、養老投資產品、管理人合理讓利型產品等創新產品發展。
著力提高投資者獲得感
提高中長期資金占比
在著力打造行業良好發展生態方面,《意見》提出5條舉措。
一是突出厚植行業文化理念。持續深入開展“合規、誠信、專業、穩健”行業文化建設工作,摒棄急功近利、拜金主義等不良文化現象。
二是著力提高投資者獲得感。引導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牢固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營銷理念,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踐行“逆向銷售”,積極拓展持續營銷,創新投資者陪伴方式,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督促銷售機構持續完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切實改變“重首發、輕持營”的現象,嚴禁短期激勵行為,加大對基金定投等長期投資行為的激勵安排,將銷售保有規模、投資者長期收益納入考核指標體系。有序發展基金投顧業務,逐步扭轉“重投輕顧”展業傾向,提升投資者“精準畫像”能力,著力發揮顧問引導作用。
三是不斷強化行業合力。壓實基金托管人共同受托責任,強化基金財產保管、估值核算、投資運作監督等履職擔當,著力扭轉“重承攬、輕履職”、低費率低質量無序競爭等現象,推動基金托管人實現運營能力與監督履職同提升。進一步發揮基金評價機構評價引領作用,引導投資者關注長期投資業績、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避免“盲目跟風追熱點”。
四是提高中長期資金占比。做好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政策落地工作,指導行業機構穩妥做好產品、系統、投教等準備,鼓勵行業機構開發各類具有鎖定期、服務投資者生命周期的基金產品。持續推動保險、理財、信托等各類資管機構通過直接投資、委托投資、公募基金等形式提高權益投資實際占比,并實施長周期考核。
五是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積極發揮公募基金專業買方作用,促進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平穩落地,支持北交所改革發展。推動公募基金等專業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上市公司治理,引導行業總結ESG投資規律。
在不斷提升監管轉型效能方面,《意見》提出3條舉措。
一是強化行業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公募基金行業中央數據交換平臺的數據交互質量和監測分析能力。加快建設公募基金賬戶統一查詢平臺,抓緊推出“基金E賬戶”APP,為個人投資者提供“一站式”的基金賬戶及份額信息查詢服務。
二是加快推進監管轉型。厘清監管職責邊界,堅持規則監管與原則監管并重。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堅持“穿透式監管、全鏈條問責”,綜合運用經濟罰、資格罰、聲譽罰,堅決落實機構和個人“雙罰”機制,嚴肅處理虛假承諾、損害投資者權益等違規行為。
三是持續提升監管效能。強化科技監管賦能,抓緊推進監管系統建設,提高非現場監測的及時性、有效性,增強從苗頭性、系統性角度發現問題的能力。優化基金管理人分類評價制度,進一步強化扶優限劣的監管導向,對重點高風險機構實施“貼身監管”,堅決出清嚴重違法違規機構。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