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文婧
今年以來,受經濟增長放緩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影響,消費恢復遲緩,原材料供應偏緊,為實體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帶來困難和挑戰。
浙江證監局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當前金融工作的重要部署,圍繞證監會抗疫紓困23條措施精神,引導轄區期貨公司及其風險管理子公司在持續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以紓困幫扶為抓手,為實體企業“輸血”,以優化服務為關鍵,為實體企業“活血”蓄力,以創新驅動為基礎,強化實體企業“造血”功能,通過期貨力量保主體、穩大盤,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加快恢復發展。
2022年上半年,轄區8家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累計服務客戶2.3萬家次,其中產業客戶1.49萬家次,占服務客戶比重達65%。
加大支持幫扶力度
為實體企業“輸血”紓困
2020年以來,為緩解疫情對實體經濟沖擊,浙江期貨行業先行一步,永安期貨、南華期貨等期貨公司及其風險管理子公司利用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工具,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2022年,華北各省市疫情“點狀爆發”,天津、河北等地涉鐵礦石企業受隔離政策影響,物流中斷,訂單萎縮,庫存積壓,成本支出、資金周轉壓力不斷加大。
浙商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浙期實業根據企業業務特點、庫存規模等實際處境,結合對鐵礦石行情預判,先后為6家企業設計個性化風險管理方案,涉及現貨26萬余噸,貨值超過2.8億元;通過“期貨+期權”備兌策略,支持天津某大型鐵礦石貿易企業對部分庫存進行期貨空單套保,剩余未套保鐵礦庫存采用賣出看漲期權,行權后企業獲得權利金近30萬元,有效補充了因庫存產生的額外倉儲費用。
國海良時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國海良時資本在河北唐山、廊坊等地疫情爆發后,通過點價和固定基差等服務,先后為多家金屬加工制造企業復產復工提供原料近2000噸。
精準提升服務質效
為實體企業“活血”蓄力
疫情發生以來,浙江證監局引導轄區期貨公司守好“小門”筑牢防線,在扎實做好各項防疫工作的同時,按照“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提供全方位的線上期貨服務。大越期貨針對紹興上虞地區銅管加工企業體量大、布局分散的特點,通過當地銅業商會,定期為150余家企業提供金融知識交流培訓和期貨風險管理咨詢。特別是2022年初上虞疫情期間,每日定時發送商品指標早報、宏觀早報,為客戶提供單邊、趨勢交易、跨期套利、跨品種對沖和期現套利等策略;并通過微信交流、視頻對話的線上服務,及時與產業客戶一對一溝通,動態了解客戶持倉情況,針對性地開展金融衍生品宏觀對沖方案等投資咨詢服務,及時做好風險提示,確保產業客戶不因疫情受到影響。
2022年3月,疫情給參與交割的上海企業的稅票開具、接收和核驗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信達期貨主動與14家賣方逐一對接,完成全部發票收付、余款確認,讓企業在疫情隔離期間能夠正常辦理交割業務,同時,主動聯系上海期貨交易所,提出以電子形式流轉和核驗交割發票來解決疫情期間發票流轉難題。上海期貨交易所采納相關建議后,于2022年4月5日發布《關于上海期貨交易所疫情期間交割發票收付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上期發〔2022〕103號),明確可通過線上辦理交割發票收取、交付業務,有效解決了疫情期間客戶資金及時回籠難的問題。
以創新驅動發展
幫助實體企業“造血”賦能
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為緩解實體企業因疫情及境內外各種因素疊加影響導致的原材料采購難、價格波動大等困難,轄區期貨公司及其風險管理子公司創新業務模式,積極服務國家保供穩價戰略,不斷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南華期貨在2021年與歐冶云商合作開展首個“期貨穩價訂單”試點實現螺紋鋼和熱卷品種“寶武保供、期貨穩價”的基礎上,今年將“期貨穩價訂單”擴展至石油瀝青、低硫燃料油等能化品種。2022年6月,南華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南華資本參與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油中心)與上海期貨交易所“期貨穩價訂單”業務,在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于浙油中心成功發售30天后交貨的瀝青2000噸后,為其提供2000噸看漲期權價格保險服務,減少企業原材料采購或銷售中的價格波動,從而實現生產經營中“穩價”效果。
永安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永安資本緊跟實體企業風險管理需求,在傳統套期保值遠期鎖價業務模式上,疊加期權、場外衍生品等功能,為企業設計提供精準度高、貼合度強的風險管理服務。2022年4月,上海某石化企業持有現貨瀝青3000噸,因物流受阻導致無法正常發貨,造成現貨囤積,企業根據永安資本將傳統套保策略改為賣出看漲期權的建議,降低了風險管理成本,并鎖定了銷售利潤,行權后實現盈利76萬元,進一步增強了企業風險管理能力和自身“造血”功能。
據悉,下一步,浙江證監局將對期貨公司在落實證監會“發揮期貨避險功能,助力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企業風險管理”要求中遇到的困難和訴求,持續做好調查研究,及時推廣典型案例和做法,引導轄區期貨經營機構有效發揮期貨行業在優化結構、暢通循環、穩定增長中的作用,以高效、便捷的服務為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快速恢復發展按下“快進鍵”。
(編輯 何帆)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