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1月27日,豪鋼重工北交所上市申請獲受理。豪鋼重工在2019年終止新三板掛牌,2021年在山西證監局輔導備案登記,擬申請滬深交易所IPO。但是,2022年8月份,豪鋼重工二次掛牌新三板,目標改為北交所上市。
隨著北交所市場生態優化,越來越多的公司改道北交所上市。據北交所網站梳理,截至11月27日,今年以來,已經有27家公司改道北交所上市獲受理。此外,還有38家改道北交所上市正在地方證監局輔導備案(含輔導備案完成),尚未提起上市申請。
渤海證券創新投資總部副總經理張可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擬上市公司改道北交所上市,有滬深交易所IPO節奏暫時收緊的原因,但更為重要的是北交所市場生態優化,吸引力提升。尤其是證監會出臺《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為北交所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市場各方包括發行人對北交所的認識更加深入,企業到北交所上市的意愿增強。
發行上市條件優化
11月份以來,截至11月27日,北交所共受理8家企業上市申請。其中,豪鋼重工、千禧龍纖、大鵬工業、九州風神4家公司均為轉道而來。而今年以來,累計有27家公司改道北交所上市獲受理,其中,前進科技已上市。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記者表示,上市申請企業紛紛改道北交所首先表明北交所已經具備較強的吸引力,其次也表明了當前北交所加大了對優質企業的爭取力度和服務強度。
9月1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俗稱北交所“深改19條”),優化發行上市制度安排。一方面優化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執行標準,另一方面允許符合條件的優質中小企業首次公開發行并在北交所上市。
此后,北交所進一步明確“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執行標準,即發行人在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審議時已連續掛牌滿12個月;對于摘牌前已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公司,在二次掛牌后,發行人在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審議時無需再次掛牌滿12個月。此舉大幅提高掛牌公司北交所上市效率。
上述九州風神就是摘牌后二次掛牌企業,且滿足摘牌前掛牌時間超過12個月的條件。公司曾在2018年12月24日至2020年7月24日在新三板掛牌。在申請創業板IPO終止后,2023年3月1日,公司第二次在新三板掛牌,9月份,公司啟動北交所上市申請,間隔僅6個月。
“‘連續掛牌滿12個月’新規實施,按照排隊到發行時間測算,正常能夠縮短3個月至6個月的時間。”周運南表示。
但是,改道北交所上市也并非一定能成功,據Wind數據顯示,有20多家公司改道北交所上市后終止。
直聯機制提升上市效率
此外,早在2022年12月份,北交所推出直聯審核機制,符合條件的新三板企業,有望實現常態化掛牌滿一年后1個月至2個月內于北交所上市。
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1月27日,還有38家改道北交所上市的企業,正在輔導備案階段或輔導驗收通過,但尚未正式申請北交所上市。其中,11家為申請直聯審核機制。
張可亮表示,相較于常規上市,北交所的直聯審核機制,可以讓符合條件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實現“12+1”即上會審核的目標,在上市效率上至少可以縮短半年至一年左右的時間,這極大方便了符合條件企業的上市。
此外,北交所流動性改善,也是吸引企業在北交所上市的原因之一。9月1日,北交所優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科創板投資者可“一鍵開通北交所”,此后,北交所投資者“跑步入場”。截至11月27日,北交所合格投資者已達638萬,較9月1日新增投資者約80萬。
IPO機制推出在即
目前,北交所IPO機制推出在即,北交所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近日,北交所總經理隋強表示,抓緊落地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首次公開發行(IPO)并在北交所上市,支持一批市場認可度高、內生發展動力強的優質企業快速進入北交所。
張可亮表示,有了北交所IPO機制之后,預計未來創新型中小企業登陸北交所會至少有三條路徑,第一是直接IPO,這條路徑對企業的要求最高,可能需要國家級專精特新資格以及較高的利潤水平;第二是通過直聯審核機制,掛牌后就開始輔導備案,爭取“12+1”進入審核;第三是利潤相對較小的中小企業,還是通過先掛新三板,然后逐漸晉級的方式登陸北交所。這幾種方式的設置可以滿足不同企業的發展需求,但核心就是讓創新型的好企業盡快上市融資,通過新三板、北交所發展壯大。
周運南認為,未來的北交所上市,將是“兩手抓、兩手硬”,即保持現有的新三板創新層企業直申通道不變,同時積極吸引滿足更高財務條件的非新三板企業直接IPO在北交所上市,兩條路徑錯位互補,且會保持一個勻速平穩的常態化上市節奏,既給予申請上市企業一個穩定的發行上市預期,也給予北交所一二級市場一個平緩的投資預期,促進北交所高質量發展。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