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
江西九江修水縣地理地貌復雜,空氣濕度大,是稻瘟病重發區、紋枯病和稻曲病多發區。除了高產和優質外,抗性成為當地對品種的主要需求。
“我們以往種的品種,容易倒伏,抗性也一般,產量很難上去。”王忠生是當地的種植大戶,往年飽受病蟲害和賣糧問題困擾。2018年以來,他開始種植隆平高科選育的晶兩優534。“它田間表現穩定,分蘗多,抗稻瘟病、抗倒伏,耐極端溫度、方便管理,而且高產,廣適性好,出米率高。”王忠生高興地說,晶兩優534品質好,不愁賣。如今,他的種植面積已由最初的100畝發展到了500畝。
“以雜交水稻為例,隆平高科自主研發的隆兩優、晶兩優系列品種,自2015年陸續推廣以來,以高產、優質的特性,迅速成為全國市場主流品種。根據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發布的數據,代表品種晶兩優534、晶兩優華占、隆兩優華占的推廣面積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居全國雜交水稻前三名。”隆平高科董秘尹賢文告訴上證報記者。
隆平高科優質雜交水稻的推廣只是我國種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A股種業上市公司堅持科研攻關,努力培育優質品種,積極為國家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種子:“菜籃子”“米袋子”之基
糧食是社稷之本,種業是糧食之基。生物育種作為8個前瞻性、戰略性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之一,已被寫入“十四五”規劃。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孫好勤曾表示:“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我國種業自主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特別是核心技術創新不足,亟需加大育種核心技術創新。
農業農村部披露的數據顯示,近10年,我國已審定、登記農作物品種3.9萬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逾96%。尤其是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實現完全自給,雜交水稻畝產潛力突破1000公斤并保持國際領先。
數據同時顯示,玉米和大豆種子雖然基本自給,但受育種及栽培等因素影響,單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差距;少數蔬菜品種還不能很好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尤其是一些適宜設施栽培、加工專用的蔬菜品種仍需要進口。
突破“卡脖子”問題,關鍵靠創新。如果我國種業不能及時補上研發短板,那么我國的“菜籃子”“米袋子”就可能受制于人。解決好種子問題,瞄準的是14億中國人的超大內需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行業:“小而散”問題亟需解決
“我國種子行業存在企業‘小而散’、品種同質化嚴重等問題,自主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特別是核心技術創新不足,亟需加大育種核心技術創新。”新三板掛牌公司天谷生物副董事長尚志強認為。
天谷生物主要經營節水抗旱稻系列產品。它是在水稻科技進步基礎上,引進旱稻特性培育而出的一種既高產優質又節水抗旱的栽培稻品種新類型。在灌溉條件下,其產量、米質與水稻持平,但可節水50%以上,具有較好的抵抗干旱能力。栽培上,簡單易行,投入低,節能低碳環保。
據介紹,2000年到2010年,我國種子行業幾乎處在完全放開狀態,涌現出了9000多家種子公司。2010年以后,種子行業門檻逐步提高,種子企業減少了一半,行業集中度大幅提高。
據了解,目前全國4000多家種子企業中,具備育繁推一體化能力的企業僅有80多家,不到總數的3%。在整個產業鏈條上,育繁推脫節的情況非常嚴重,導致總體育種水平徘徊不前,低水平重復。盡管培育了大量的新品種,但突破性品種不多。
企業“小而散”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研發投入十分有限。尚志強認為,首先,從國家層面考慮,行業集中度還應該提高,減少無序競爭,讓龍頭企業更有競爭實力。其次,建議將補貼直接發放給種業企業,鼓勵企業研發。再次,資本市場應該為種業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種業公司:傾力打造農業“芯片”
作為世界第二大種子大國,我國種業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元。近年來,A股市場更是涌現出一批種業上市公司,它們通過持續科研攻關,為提高我國農業的核心競爭力作出了貢獻。
“在新品種選育方面,2020年12月3日,根據農業農村部第360號公告,隆平高科共計185個雜交水稻、玉米新品種獲得國家審定通過,水稻品種悅兩優2646、悅兩優美香新占等在高檔優質、高抗豐產等方面優勢突出,玉米品種嘉禧100、聯創839、中科玉509、隆平218等表現出綜合抗倒抗病性好、豐產潛力大的大品種潛質。”尹賢文說,“在生物育種方面,2020年1月21日,隆平高科子公司杭州瑞豐的瑞豐125獲得農村農業部頒發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成為國內兩家獲得農業農村部的轉基因許可證書的機構之一。公司另一轉基因平臺隆平生物自主研發的LP007等性狀正按照國家法規開展試驗并推進審批。此外,公司一批優良玉米品種已開發完成轉基因版本。”
憑借深厚的研發實力和扎實的業務布局,A股公司荃銀高科已經成為我國領先的種業公司。該公司注重研發投入,牽頭成立了“國家水稻商業化分子育種技術創新聯盟”,并在此基礎上于2019年設立上海中科荃銀,進一步增強研發造血能力。
荃銀高科的荃9311A被多家科研院所和種業企業引進配組,獲得市場認可。2019年,在372個通過國審水稻品種中,荃銀占23個,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2019年公司國審品種中,74%畝產超過600公斤,87%達到行業優質米標準,滿足市場對于優質米的需求。2020年以來,公司繼續通過收購、投資等多種方式加速在新疆、四川等地業務布局,同時通過創新訂單農業模式,帶動公司良種銷售,擴大全國銷售版圖。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中央將種子作為重點工作之一,我們種業人深感自豪和責任重大。”荃銀高科副董事長、總經理張琴告訴記者,“種子對糧食產量的貢獻率達到45%,可見種子為何被稱為農業的‘芯片’。荃銀高科堅持科技創新,每年研發投入增長不低于5%。我們一直將為農業提供良種和為現代農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作為奮斗目標。”
國內主要種業公司業務特色概覽
公司名稱業務特色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以農作物種子為主,從事水稻、玉米、小麥、蔬菜和油料等多作物經營的大型種業集團
隆平高科集科研、生產、加工、銷售、服務于一體的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企業,主打雜交水稻、玉米、蔬菜、小麥種業產品
登海種業致力于玉米育種與高產栽培研究工作,集研發、種植、銷售于一體的民營玉米產業化種子企業
豐樂種業中國種子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是以種業為主導,農化、香料產業齊頭并進,跨地區、跨行業的綜合性公司
*ST敦種主要從事種子、棉花、食品加工業務的大型農業綜合企業
荃銀高科從事雜交水稻等各類農作物種子育繁推一體化的高新技術企業
北大荒主要從事玉米、水稻、大豆、麥類等農作物種子研發、生產、加工、推廣、經營和服務
金色農華大北農旗下,主營玉米、水稻大田作物良種,集科研、繁育、生產、加工、推廣為一體的大型種業高新技術企業
農發種業控股8家種子公司,已經擁有小麥種子、水稻種子、玉米種子、馬鈴薯種子等在內的多個品種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