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A股的調整令不少投資者措手不及。3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出79.03億元,單日凈流出額為2021年以來次高值。不過,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部分海外長線資金已籌謀加倉。有外資機構的相關負責人稱,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崛起是其職業生涯最重要的投資主題。
最重要的投資主題
潤暉投資的客戶包括全球多家主權財富基金、養老金、家族辦公室等。在近期的一次媒體交流活動中,潤暉投資董事總經理首席執行官閔昱介紹,A股市場調整10%之后,潤暉客戶問他們是否考慮加倉。在那些海外長線資金看來,A股配置價值進一步提升。之后,客戶給潤暉投資管理的A股賬戶追加了資金。
無獨有偶,美國萬億美元長線投資機構——資本集團在近期的客戶活動中重申看好中國。該集團一位投資負責人KentChan表示,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崛起將成為其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投資主題。他表示,這是由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的。人們希望擁有豐富的生活體驗,而這將帶來投資機遇。他說,中國部分企業已具有全球競爭力。“如果你問特斯拉的競爭對手是誰,埃隆·馬斯克肯定會將頭轉向中國。”
資本集團基金經理WinnieKwan表示,中國不斷增長的中等收入群體會為全球投資者帶來機遇。WinnieKwan在2020年曾預言,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將率先走出疫情陰霾,實現經濟V形反彈。她的預言得到了驗證。
閔昱稱,海外長線投資機構認為中國整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他們不僅關注二級市場的機會,也關注PE/VC等市場的機會。投資中國、加倉中國已成共識。
A股處于中長期牛市
閔昱表示,目前全球股票市場估值普遍不便宜。從橫向對比看,中國資產充滿投資機會。潤暉投資看好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產業整合等領域的投資機會。在消費升級方面,關注新消費、互聯網服務、醫藥健康等行業的機會;在產業升級方面,關注碳中和、智能制造、半導體芯片、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機會;在產業整合方面,關注鋰電、物流、服務等行業的機會。
閔昱稱,當前A股處于中長期牛市。首先,中國財政和貨幣政策都有繼續發力的空間,可以保證經濟穩定增長。其次,中國正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中國擁有全產業鏈優勢、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工程師紅利。在這些因素作用下,可在保有成本優勢的前提下發展創新能力。再次,中國持續推進對外開放,吸引眾多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最后,中國居民理財需求旺盛,權益資產配置需求有望提升。
WinnieKwan看到疫情因素加速了中國部分領域的發展,例如云計算數據中心快速涌現。她還關注到中國擁有的獨特創新領域,例如社區團購、在線診斷等。WinnieKwan表示,隨著政府將應對氣候變化提上議程,中國清潔能源方面的投資機遇值得關注。KentChan稱,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都是選股者的天堂。KentChan看好的投資領域包括醫療健康等。值得注意的是,資本集團近期推出了一只投資亞洲市場的基金。這是資本集團90年歷史中首次推出亞洲成長型基金。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相關材料中看到,該基金可將最多三分之一資產投向A股。
積極招兵買馬
不少“大金主”在2020年開始增加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辦公室員工,包括荷蘭、加拿大等國的養老金已率先行動。例如,2020年7月,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CPPIB)亞太區負責人SuyiKim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到2025年CPPIB在華投資占比預計將從目前的約13%提升至近六分之一。CPPIB疫情以來的回報表現受益于多年來分散化配置以及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
2020年,荷蘭養老金投資機構APG中國辦公室員工數增加20%。據APG介紹,目前中國員工仍在持續招募中。加拿大養老金-安大略省教師退休金也表示,2021年底,其亞洲辦公室員工數將增加50%。
一位美國的資管機構機構銷售人士對媒體表示,如果有足夠多的主動管理型基金經理,這些養老金未來3年至5年對亞洲的配置會增加一倍。問題是,現在沒有那么多的主動管理型基金經理。
機構人士表示,通過擴充員工數量,海外長線投資機構以實際行動表達了長遠布局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的決心。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