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姚堯
“按照國家安排,現在基本確定,在6月底之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要上線啟動。”近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在2021碳中和與綠色發展論壇上表示。此外,賴曉明還透露,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經基本建設完成,相關的規則制度也已經完備。對于碳交易市場相關行業而言的確是件大事。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5月24日,碳交易板塊表現較好。截至收盤,碳交易板塊指數報收于1203.29點,上漲0.79%,在概念板塊榜單上位置居前,跑贏上證指數(漲幅0.31%)。據統計,自5月份以來,該板塊指數已累計上漲11.26%。
對于碳交易板塊今日的上漲行情,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天碳交易板塊上漲的確與碳市場的消息有關。據了解,將于6月底上線交易的碳市場首批將納入2000多家發電企業,對相關企業而言無疑是利好消息。”
從碳交易板塊相關上市公司表現來看,板塊內69只個股實現上漲,占比67.65%。具體到個股,乾景園林、泉陽泉、金融街、福建金森、岳陽林紙和寶馨科技6只個股漲停,協鑫能科(8.41%)、川儀股份(6.92%)、南大環境(6.38%)、東方國信(6.17%)和晨鳴紙業(5.02%)等5只個股上漲幅度超過5%。
5月24日,2.42億元大單資金凈流入32只碳交易板塊股,7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超1000萬元,華測檢測以大單資金凈流入4131萬元居首位;晨鳴紙業(3886萬元)、首航高科(3278萬元)、愛康科技(2830萬元)、中國石化(1897萬元)、先河環保(1265萬元)、云天化(1194萬元)等6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在1000萬元以上。
對此,龍灝分析認為,“碳交易板塊全面進入上漲周期,主要是受到資金推動,特別是一些新能源發電龍頭企業,也會出現上漲行情。在關注能源獲取型企業的同時,建議投資者也要關注包括儲能環節與傳輸環節的企業。”
同時,碳交易板塊的良好表現也得到了業績支撐。2021年第一季度,該板塊中的中泰化學凈利潤同比增長率最高,達到18200.78%;四方光電(11457.08%)、云天化(1707.06%)、遠達環保(1593.47%)、陜西建工(1581.98%)和中鋼國際(1232.18%)凈利潤同比增長率也超過1000%;此外,還有華測檢測(626.19%)、德固特(550.98%)、英威騰(505.03%)、興業證券(494.12%)等30只個股凈利潤同比增長率超過100%,即板塊內共有36只個股凈利潤同比翻番,占比達35.29%。
海南省綠色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任寶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國碳交易市場將采取‘雙中心’模式,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為交易中心,武漢為碳排放權注冊登記中心。除了首批2000多家電力企業外,后期還將納入鋼鐵、水泥、石油、化工、建材、造紙、有色金屬和民用航空等行業的企業進行交易。”
此外,在交易產品類型方面,“當前國內碳交易僅涉及碳排放配額的現貨交易,未來將效仿國外開發期貨、期權等衍生產品,其交易規模有望超過原油交易市場規模,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商品交易市場。”任寶祥表示。
任寶祥說:“我國正處于碳交易初始階段,首要解決碳排放配額的公平合理高效分配的問題。還要注意對于地區和行業發展的差異性應以補貼、減稅、設置調整系數等方式解決,實現碳市場真正意義上的公平、透明、均衡和一致性。”
表:今年一季度,碳交易板塊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翻番個股一覽
制表:姚堯
(編輯 喬川川 策劃 張穎)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