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三季報披露落幕,險資最新布局隨之浮出水面。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滬深兩市共有31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了險資的身影,險資合計持股市值達到1.27萬億元。具體來看,86家公司被險資新進持有,53家公司被增持,合計139家公司。另外,91家公司險資持倉未變,82家公司則遭到減持。
從持股數量來看,險資持有的前十大重倉股多數為銀行股,持股數量均超20億股,分別為中國人壽、平安銀行、浦發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民生銀行、中國聯通、興業銀行、華夏銀行、郵儲銀行,由此可見,銀行、保險等大金融股依然被險資偏愛。
從持股比例看,中國人壽、平安銀行、金地集團、金融街、南玻A等5只個股,險資持股量占流通股比例均超30%。
從行業方面來看,今年三季度被險資重倉新進增持的139只個股,主要扎堆在基礎化工(21家)、電子(15家)、電力設備(15家)、機械設備(12家)等四大行業。
有分析人士就此表示,一直以來,險資對銀行、地產股的持股比例最大,對公用事業等能提供穩定現金流的行業板塊也持有一定比例,但對科技股則較為謹慎。而今年險資對周期股和科技股顯現出了增配意愿。
“人們認為險資對上漲邏輯和政策方向把握最準,所以,險資常常引導著市場資金的方向。”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不過,對于險資熱捧的基礎化工、機械設備、電子等板塊,“我們認為是需要謹慎的,因為,明年貨幣政策的收緊,會對基礎化工形成較大的利空,化工行業業績高增長的基礎將遭動搖;而機械設備、電子板塊的增配,主要邏輯還是基于我國出口強勁,這也可能受到國際環境變化的階段性影響。”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表示,三季度險資踐行了價值投資理念,增持的標的業績確定性強、未來成長空間大,且受益于政策扶持,又或是處于景氣周期。雖然一些板塊當前估值處于相對高位,但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139只個股三季度以來的市場表現可圈可點。7月份以來,在大盤跌宕起伏中,上證指數累計跌幅達1.22%,而上述個股中的84只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占比逾六成。其中,湖北宜化、運達股份、永和股份、衛士通、興發集團、新強聯、金雷股份、江蘇新能等8只個股表現搶眼,期間累計漲幅均超100%,盡顯強勢。
15:26 |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生物島總部揭牌 |
15:24 | 僑銀股份攜手國地中心 簽約人形機... |
15:06 | 宏達電子業績說明會釋放積極信號 ... |
15:00 | 聯想戴煒:超級工廠+智能體即服務... |
14:58 | 華智數媒聯合多方共筑短劇全球化新... |
14:58 | “五一”租車市場觀察:深度游需求... |
14:13 | 國能日新發布「曠冥」大模型2.0版... |
14:05 | 金科環境獲多家機構推薦 |
14:04 | 北京SKP推出精釀啤酒季活動 120余... |
14:04 | 中國東方發布2025年度《中國金融不... |
12:57 | 最高檢、國家外匯局聯合發布6件外... |
12:56 | 高性能材料品類持續豐富 科創板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