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北上資金一反此前的頹勢,每個交易日均在加倉A股,其中周一一度凈買入逾166億元,創年內最高單日凈買入。全周合計凈買入322.82億元,為年內周凈買入次高。其中,深股通凈買入169.18億元,創年內新高;滬股通凈買入153.64億元,位列年內第四。
之前被連續減持的食品飲料行業,本周終于揚眉吐氣,獲得北上資金逾51.78億元凈買入,居各行業之首;非銀金融、家用電器兩行業獲得超40億元凈買入,銀行業獲得超30億元凈買入,電子、建筑材料、有色金屬、計算機等獲得超10億元凈買入。公用事業、交通運輸、國防軍工、采掘四行業被凈賣出超億元。
新能源板塊
投資熱情降溫
本周一大焦點就是,北上資金對新能源產業鏈的投資熱情大幅降溫,凈賣出前3位的均為相關個股,隆基綠能、國電南瑞、通威股份分別被凈賣出4.51億元、4億元、2.99億元。另外,天齊鋰業、億緯鋰能、國軒高科、贛鋒鋰業等本周亦遭北上資金凈賣出超億元。
受益新能源車的高速發展,鋰電需求激增,價格持續上漲,各方資本紛紛布局鋰電產業。據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內動力電池領域至少公布了75個投資計劃,其中有近半項目投資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總投資金額超過萬億元。
以2025年為時間節點,僅蜂巢能源、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6家頭部企業的產能規劃就達到3000GWh,是去年動力電池產量的10多倍。
在本周舉行的“2022高工鋰電年會”上,高工產業研究院預計,主要鋰電池材料到2025年的產能規劃已全部過剩。負極材料到2025年的規劃總產能相當于當年預計需求的5倍,磷酸鐵鋰為4倍,電解液、銅箔均是2倍余,隔膜約1.5倍。
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在鋰電年會上直言,“明年(2023年),最晚到后年(2024年),從鋰礦開始全產業鏈都會過剩”。天賜材料董事長徐金富也預測,5年后碳酸鋰價格會降至20萬元/噸以下,并且價格下降將非常快,不會是緩慢下跌。
光伏行業也不平靜,自10月底TCL中環公告下調單晶硅片價格以來,硅片產能過剩的爭論也不絕于耳。中信證券統計中國TOP15硅片企業數據,預計2022年新增產能為226.5GW,累計達559.11GW。而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有望達230GW以上,按照1:1.2的容配比計算,對應硅片需求為276GW。
家電銷售回暖受追捧
家電股再度受到北上資金的青睞,美的集團本周獲得北上資金逾24億元凈買入,高居凈買入榜首位。實際上,從上周開始,北上資金就大力加倉美的集團,合計增持近1億股,總持倉達到13.46億股,創歷史新高。
根據深交所最新數據,截至11月17日,包括北上資金、QFII等在內的境外投資者持有美的集團股份占到總股本的26.63%,深交所已持續多日對美的集團預警。美的集團曾因境外投資者持股超過總股本28%,而暫停外資買入。
格力電器本周亦獲得北上資金逾6億元凈買入,近兩周合計加倉了近5000萬股;德業股份、海爾智家、老板電器等也獲得超億元凈買入。
隨著家電高端化、智能化升級,銷售觸底回暖跡象明顯。根據剛剛結束的“雙十一”統計數據,家用電器是全網電商銷售額占比最高的品類,總額達到1566億元,占比15.7%。魔鏡市場情報數據顯示,今年大家電在淘系的銷售微增2%,廚房電器和影音電器同比增幅為9%,均好于服飾、美妝等熱門品類的表現。
飛科電器董事長兼總裁李丐騰在本周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今年“雙十一”產品銷售情況良好,銷售額同比有顯著提升。稍早前海爾智家也發布“雙十一”戰報,實現大家電全網第一,并實現多渠道、多品類第一。
首創證券指出,家電企業細分龍頭有望表現出較好經營業績,主要原因:一是疫情后需求持續復蘇,細分龍頭憑借強品牌力與渠道力有望持續保持領先;二是新興賽道如空氣炸鍋、洗碗機、干衣機、清潔電器、智能微投等高景氣度持續,疫情反復加速尾部企業出清,后續行業有望實現格局重塑。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