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后A股市場迎來一輪大震蕩、大波動的風格輪轉行情。核心資產節節下挫,順周期表現搶眼,公募權益基金凈值出現大面積下挫。
站在當前時點看市,多位明星基金經理認為,市場機遇和風險并存,今年是一個震蕩年、穩固年和波動率比較大的一年,建議投資者不要追漲殺跌,短期降低預期收益率,在群體亢奮時冷靜,在集體悲觀時積極。
機會和風險并存
春節假期過后,A股一輪急跌讓不少投資者無所適從?;鸾浝韨冋J為,此輪市場調整的核心因素是美債收益率上行,引發市場對流動性的擔憂,從而導致不少核心資產的估值出現調整。
中歐基金投資總監周應波表示,隨著疫苗接種快速推進,全球經濟從疫情中恢復的曙光已現,歐美經濟也在快速復蘇。在此階段全球利率有所上升,相比疫情最嚴重時上調幅度不小。總的來說,國內經濟繼續復蘇,全球經濟也進一步恢復,同時貨幣政策有所收緊,整個股票市場面臨著一定估值收縮壓力。在經濟復蘇帶來的利率上升的壓力下,無論是美國科技股,還是中國部分行業龍頭股,估值都處于相對的歷史高位,面臨著調整的壓力。
匯豐晉信研究總監及匯豐晉信動態策略基金經理陸彬表示,風險主要來自于估值,當前市場風險補償不足,隨著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各國貨幣政策大概率陸續回歸常態化,過去幾年表現突出的某些行業和風格因子或將接受“小周期”的挑戰。未來的風險點或許取決于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化的節奏和速度。
同時,他認為投資機會主要來自于基本面。在全球碳中和的政策大背景下,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和以化工為代表的順周期行業基本面的強度和持續性正在超預期。
“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工銀瑞信基金FOF投資部副總監黃惠宇提醒,未來的主要風險點仍集中在高估值和低估值板塊結構分化巨大的背景下,無風險利率進一步上升可能帶來的估值壓縮。在經濟整體較好、盈利頗有支撐的情況下,高估值板塊的全年收益大概率將會由盈利增長是否能充分抵消估值壓縮來決定。
嘉實基金研究部副總監兼消費基金經理吳越判斷,今年是一個震蕩年、穩固年和波動率比較大的一年,他建議投資者不要追漲殺跌,短期降低預期收益率,在群體亢奮時冷靜,在集體悲觀時積極。長期而言,優質消費資產的長牛才剛剛開始,沒必要太過悲觀。牢記幾點忠告:閑置資金投資+放平心態+一定不要追漲殺跌+適當分散持倉到抗通脹產品上。
對市場不悲觀
多領域有機會
站在當前時間點看A股市場,基金經理們表示看好化工等順周期板塊的配置價值,并在估值合理的傳統行業龍頭中尋找投資機會。
周應波稱,雖然近期經歷了一些回撤,但風險釋放后出現很多機會。“目前,我們看好能源領域變革、電動汽車以及向經濟復蘇的相關方向繼續尋找機會。”
“首先是傳統消費領域里的可選消費,將把握此次疫情造成的很多優質公司大幅下跌帶來的錯殺和錯誤定價機會,主要的行業包括餐飲、酒店、博彩、白酒、白電等。其次來自于傳統消費領域里的必選消費,中長期戰略性看好受益于居民消費升級的賽道,包括啤酒、乳制品里的長期龍頭,以及部分具備通脹邏輯的汽車零部件公司。最后是新興消費這一偏成長維度的賽道,從中長期的角度而言,新興消費里主要看好消費服務業,包括在線教育、職業教育、外賣等一些消費服務業的龍頭企業,以及今年可能受益于整個流量的變遷以及5G拉動下的游戲內容提供商。”吳越表示,從中長期維度上看,他將重點圍繞以上三大主線進行布局。
陸彬對兩會后的市場比較樂觀。他認為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以化工為代表的順周期行業、軍工行業中的部分細分行業以及大金融板塊中的保險和地產行業等或許存在結構性的投資機會。
“由于過去幾年是10%~20%核心資產個股的牛市,當前市場估值較高,風險補償不足。但是,仍舊能從剩下的80%~90%公司和行業中找到不少投資機會,當前或許是新一輪結構性牛市的起點。”陸彬表示。
“在以消費為代表的核心資產持續大漲后,估值和成長性匹配的前提下,后續市場或仍將是少數股票的牛市,但市場風格大概率將會趨于均衡,前期的優質賽道超額收益或將弱化。”諾德基金總經理助理郝旭東表示。他稱自己將持續關注三個方面的投資機會:一是核心股票調整結束后,景氣持續、估值合理的相關標的;二是過去2年A股極度結構化導致的部分被極度低估的傳統產業龍頭個股;三是部分景氣向上,估值在底部的細分行業中小市值龍頭。
“結構上,我們判斷價值風格相對成長風格占優,今年選股的關鍵在于盈利增長和估值相匹配,順周期行業相對可能更有優勢。看好的行業主要有以下幾類:地產及產業鏈、銀行、新能源。”安信基金經理聶世林表示。
“展望未來,因權益大趨勢向好,在此輪調整后,某些優質成長公司的價值得以顯現,而低估值、順周期板塊的行情可能還未走完,所以對全年整體權益資產的投資機會并不過于悲觀。全球經濟進入后疫情時代疊加大宗商品供給端可能存在的約束和風險,我們較為關注通脹超預期、利率上行的環境下,資源類股票和資源行業基金在對沖通脹風險上所具備的投資機會。”黃惠宇如是說。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