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2021年,上證指數全年累計上漲4.8%。與之相比,年初曾被眾多機構看好的港股市場表現卻“略顯疲憊”,恒生指數全年累計下跌14.08%,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現最弱。
回顧2021年,港股市場跌宕起伏,恒生指數最高點達31183.36點,最低點為22665.25點。去年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很多機構對港股的預期有些消極。不少券商預計,2022年的港股市場雖然長期投資價值凸顯,但上行空間不會太大。在配置方面,科技主線成為券商推薦的首選。
2021年的港股表現可謂“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一方面,有228只港股股價漲幅超過100%,其中有7只漲幅超過1000%;另一方面,有245只港股股價跌幅超過50%。雖然恒生指數跌宕起伏,但個股行情卻精彩紛呈,結構性行情凸顯。
Wind數據顯示,當前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A+H股共有140只。2021年,除招商銀行外,其余A+H股的A股價格均呈現溢價狀態。有9只個股的AH股溢價率超300%,其中包括中原證券(中州證券)、中信建投、國聯證券等3只券商股,AH股溢價率分別為328.96%、319.41%、302.04%。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表示:“目前AH股溢價指數為147.66點,處于2008年9月16日以來自下而上的98.1%分位,港股的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展望2022年,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認為,2022年港股市場可能是均值回歸的一年。當然,港股市場要想出現強勁上漲,還需要盈利預期上修和監管政策明確的利好因素支撐。短期來看,港股市場成交清淡,情緒修復還需一定時間。
光大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宇生認為,隨著政策逐漸明朗,港股風險偏好有望逐步修復。但在2022年盈利下行背景下,港股上漲空間有限。此外,美聯儲縮減購債規模及停止擴表的時間段,港股或面臨一定的波動風險。
中泰國際宏觀策略分析師紀春華對港股中期走勢的判斷較為謹慎,主要基于兩方面原因:一是流動性方面,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港股增量資金不足、資金面偏緊的情況延續,難以形成流動性牛市;二是港股基本面及盈利增速受中國經濟復蘇邊際放緩影響,年內或許會有反彈,但不會大漲。
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認為,2022年港股市場上行空間不會太大。以2010年以來的估值中位數計算,2022年恒生指數將有15%左右的漲幅,高點可能在27000點附近。由于特殊金融環境與交易機制影響,港股行情持續性較差,投資港股應摒棄追漲殺跌的方式。
在投資者較為關注的港股配置方面,券商推薦的首選均為科技主線。
國信證券分析師王學恒對港股的走勢預期較為樂觀。他認為,以恒生科技為代表的科技龍頭股將會迎來修復行情。
荀玉根認為,可關注兩類港股:一是科技主線。半導體、消費電子、新能源車等硬科技行業的景氣度較高,具備較高投資價值。二是高股息資產的投資價值。金融、地產等高股息資產具備較厚的安全墊,在A、H股市場同步上市的公司中,金融、地產等板塊的H股相對于A股存在較大折價,投資性價比更高。
張宇生表示,應重點把握港股價值回歸的投資機會。前期受反壟斷政策影響,科技板塊估值回落至歷史低位,未來具有更大的增長彈性與長期投資價值,是推薦的首選。其次是消費行業,有望回歸景氣度,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的線下消費板塊以及具有港股特色的博彩、餐飲、啤酒等板塊。第三是職業教育板塊與物業板塊,從自下而上角度值得關注。此外,追求穩定收益率的投資者可關注高股息板塊。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