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傳璽
2月14日,國內頭部AI大模型廠商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度”)宣布,將在未來幾個月中陸續(xù)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并于6月30日起正式開源。
據百度官方介紹,文心大模型4.5系列在算法優(yōu)化、模型架構、數據處理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與前代產品相比,新版本在性能上有了顯著提升,能夠更好地處理復雜任務,提供更加精準、智能的服務。此外,文心大模型4.5系列還引入了更多創(chuàng)新技術,旨在滿足用戶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就在此前一天,百度還宣布,文心一言將于4月1日0時起全面免費,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戶均可體驗文心系列最新模型,這也進一步證明百度正在逐步放棄曾經的商業(yè)化閉源戰(zhàn)略。
事實上,不僅百度在轉變策略,另一國際頭部AI公司Op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簡稱“OpenAI”)也在2月13日宣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出GPT-4.5和GPT-5,并且宣布GPT-5將會免費。公司有關人士更是直言,在開源策略上,OpenAI站在了歷史的錯誤一邊,公司正在考慮調整開源策略。
廣州艾媒數聚信息咨詢股份有限公司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百度策略轉變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市場競爭的加劇。近期國內開源模型的強勢出現受到了市場熱烈追捧,吸引了大量開發(fā)者和用戶,這對百度的商業(yè)模式構成了沖擊,迫使百度考慮開源策略,以構建更強大的生態(tài)體系,增強市場競爭力。二是技術傳播和生態(tài)構建的需要。百度意識到,通過開源策略,可以吸引更多開發(fā)者參與,構建強大的開發(fā)者體系和資源,從而加速其模型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拓展更廣的應用場景。
回溯過往,百度在文心大模型的發(fā)展初期,選擇了閉源策略。這一決策背后,蘊含著百度對技術保護、商業(yè)競爭以及市場定位的深刻考量。同時,百度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也一直都是閉源大模型的堅定簇擁者,曾多次公開強調閉源的優(yōu)勢。他曾明確表示,大模型開源的意義并不大,而閉源才是走通商業(yè)模式的正確道路。
“閉源模型能夠不斷地進行內部優(yōu)化和升級,從而在技術上保持領先地位。相比之下,開源模型則面臨著眾多開發(fā)者的參與和修改,這可能導致模型參數的混亂和不穩(wěn)定,進而影響其整體性能。”李彥宏表示,此外,開源模型往往缺乏大算力的驗證,其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也往往不盡如人意。
張毅認為,技術保護是閉源策略的重要出發(fā)點。文心大模型的研發(fā)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閉源策略有助于百度保護這些技術成果,防止被競爭對手輕易復制或超越。其次,閉源策略有助于百度構建技術壁壘,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從現階段來看,閉源沒有出路,除非有一款跨時代的AI大模型超越市場上現有的所有模型。”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開源大模型的性能已不弱于閉源,用戶會用腳投票,開源才是大勢所趨。
“免費之后,百度要找尋新的商業(yè)化模式,畢竟不賺錢的AI很難持續(xù)獲得資源投入,也很難保持領先。但也應看到,當前的AI技術還是有可行商業(yè)模式的,比如嵌入到物聯(lián)網硬件當中,或者以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嵌入到其他應用軟件當中,關鍵還是要看百度能否重構圍繞文心一言的商業(yè)化體系。”盤和林說。
在張毅看來,未來,百度需要通過文心大模型免費模式構建用戶基礎,并在廣告、電商、本地生活等領域實現商業(yè)變現,或者在垂直領域通過數據服務實現盈利。
(編輯 李正 于南)
2025陸家嘴論壇6月18日正式啟幕……[詳情]
16:09 | 利德曼擬收購祥瑞生物不超70%股權 |
16:07 | 華能水電向特定對象發(fā)行股票的注冊... |
16:07 | 沃森生物董事會審議通過協(xié)議修正案... |
15:34 | 進一步提升投資價值 國證港股通創(chuàng)... |
14:52 | 科興生物甲型乙型肝炎聯(lián)合疫苗取得... |
14:46 | 機構密集調研國機精工 公司人形機... |
14:35 | 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 |
14:34 | 全國工商聯(lián)、最高人民法院聯(lián)合發(fā)布... |
14:29 | 寧夏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 |
14:28 | 瓦拉英語獲得12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
14:28 | 憑借規(guī)模及供應鏈等優(yōu)勢 瑞幸咖啡... |
14:26 | 巨人網絡靠新游戲“逆襲” 年內股...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