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備受期待的全國碳市場今天正式開市了。上午9點30分,首筆全國碳交易已經撮合成功,每噸價格為52.78元,共成交16萬噸,交易額為790萬元。
據了解,首批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共有2225家,這些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意味著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全國碳市場交易產品是碳排放配額,碳排放配額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作為商品來交易,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定價區間要保持合理均衡。某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全國碳市場啟動后,需要重點關注碳交易政策體系的完善與變化,包括未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出臺,抵消機制相關政策出臺等。
來看交易的具體規則:交易可以采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協議轉讓包括掛牌協議交易和大宗協議交易。交易時間方面,除法定節假日及交易機構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掛牌協議方式的交易時段為每周一至周五9:30至11:30、13:00至15:00,采取大宗協議方式的交易時段為每周一至周五13:00至15:00。采取單向競價方式的交易時段由交易機構另行公告。
全國碳市場啟動前期,只有重點排放單位參與交易,其他機構和個人暫時不能參與交易。至于全國碳市場什么時候會對其他機構和個人開放,有券商分析人士認為,大概率等市場機制運行成熟之后再逐步放開。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確保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準確,是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進一步提升全國碳市場數據質量,將積極推動盡早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加大對數據造假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強執法保障。持續加強能力建設,提升碳市場參與各方業務能力。加強監督指導,持續開展對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和企業的監督幫扶,狠抓數據管理。加強信息公開和信用體系建設,借助全社會力量對數據管理工作進行監督。
生態環境部已經連續多年組織開展了全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的數據核算、報送和核查工作。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按照成熟一個批準發布一個的原則,加快對相關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研究制定分行業配額分配方案,在發電行業碳市場健康運行以后,進一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