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互聯網醫療成為緩解患者就醫難的重要渠道。截至2021年6月份,全國互聯網醫院已超1600家。需求帶動下,行業融資提速,多家“互聯網+醫療”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醫療數據企業醫渡科技上市,首日漲幅達145%;醫學影像AI企業鷹瞳科技登陸港交所。此外,年內還有微醫、叮當健康等多家互聯網醫療相關企業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不過,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年內包括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醫渡科技等在內的多只個股股價出現回落,鷹瞳科技上市首日即破發。
行業快速發展,隱憂也隨之顯現?;ヂ摼W醫院建而不用的情況引發廣泛關注,真正能實現有效持續運營的互聯網醫院屈指可數。
以海南省衛健委公布的互聯網醫院運營數據為例,在海南省58家公立醫院建設的互聯網醫院中,真正開展互聯網診療業務的僅有11家,其中有3家診療人次不超過20人,近90%的互聯網醫院都處于建而不用的狀態。
醫生資源供給、醫療服務價格制定、醫保覆蓋以及后續藥品配送、硬件設備的友好度等,都是掣肘行業發展的因素。而當下的醫療市場仍以公立三甲醫院為主,大部分互聯網醫療平臺的盈利仍然靠賣藥。
京東健康2021年上半年總收入達136.38億元,其中,醫藥和健康產品銷售創收117.62億元。阿里健康2022財年中期營收93.6億元人民幣,其中,醫藥自營業務和醫藥電商平臺業務分別創收81.19億元和10.1億元。
在經歷了野蠻生長后,互聯網醫療行業步入強監管時代。國家衛健委發布《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為當前互聯網診療的監管提供了依據。
線下診療模式已沉淀上百年,而互聯網醫療行業畢竟屬于新時代的產物,行業此時正處于發展的早期起步階段,一定是個“慢賽道”,而“慢賽道”終究是跑不出“快手”的。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
23:53 | 長華集團獲新能源車企定點開發 預... |
23:53 | 云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聚焦前... |
23:53 | 萬科年內第六次獲深鐵集團借款 累... |
23:53 | 東軟集團:思芮科技已納入公司合并... |
23:53 | 讓折疊屏成為用戶“主力機” 榮耀... |
23:53 | 商業航天駛入發展快車道 相關概念... |
23:53 | 阿洛酮糖成為新食品原料 我國代糖... |
23:53 | 楚天科技:以“中國智造”賦能全球... |
23:53 | 邁向高質量發展 多個行業掀起“反... |
23:49 | 超千家機構調研上市銀行 寧波銀行... |
23:49 | 年內險資舉牌18次 接近去年全年水... |
23:49 | 券商上半年斥資超20億元回購股份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