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在市場利率中樞持續下行背景下,今年下半年險資機構的投資策略不僅備受市場關注,也對其資產負債匹配狀態有重要影響。
受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截至一季度末,險資大類資產配置呈現“債券壓艙、權益提升”的特征,結合政策導向、市場環境及險資特性來看,預計下半年險資配置趨勢將呈現“固收為主、權益擴容、另類多元”的趨勢。
重視權益資產配置價值
“銀行存款利率持續走低,我們會壓降存款比例,增加長債和A股權益資產配置。”一家險資機構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這并非個別險資機構的投資策略調整。從人身險行業來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人身險公司的銀行存款占比為8.21%,較去年同期下降1.31個百分點。同時,人身險公司債券配置比例首次突破51%,創下歷史新高。此外,股票與長期股權投資配置比例雙雙超過8%,權益資產成為增厚公司收益的關鍵引擎。
雖然目前二季度險資的投資數據尚未出爐,但業內人士認為,預計險資機構銀行存款占比下降、權益資產占比上升的投資變動趨勢仍將延續。
“面對新形勢,保險資金必須更加重視權益資產配置價值。單純依靠固定收益類資產已無法滿足壽險負債和維持壽險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收益要求。”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執行官段國圣表示,在合理范圍內通過權益資產優化配置,提升長期預期回報水平,成為保險行業應對低利率環境的重要路徑。
險資加倉權益資產的考量因素,既有應對利率持續走低的被動調整,也有看好權益市場的主動加倉。段國圣表示,橫向比較看,A股上市公司估值處于主要市場相對較低水平,股息率處于相對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長期資金加大權益配置比例有望獲得可觀的長期回報,進而實現資本市場穩健運行與保險資金穩定回報的良性互動。
燕梳資管創始人之一魯曉岳表示,當前,與全球新興市場橫向比較,滬深300成分股盈利增速持平但估值更低,A股修復空間明確。在低利率環境下,預計險資未來將通過兩大策略來平衡收益與波動性,一是在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科目增配高股息資產,降低業績波動;二是通過設立私募證券基金的方式投資高分紅藍籌股,形成“長錢長投”模式,發揮耐心資本優勢。
在長城人壽相關負責人看來,低利率環境為保險資金優化資產配置結構提供了契機,權益市場的估值吸引力相對提升,為保險資金加大權益投資比例、獲取長期穩定收益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魯曉岳預計,下半年險資在繼續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之外,還將通過另類投資繼續多元化拓展收益來源,這一趨勢在上半年已有顯現,“上半年14家保險資管公司登記37個資產支持計劃,這些資產支持計劃的基礎資產多樣,且都是錨定新質生產力的優質資產”。
港股市場受險資青睞
今年以來,險資在關注A股投資機會的同時,也加大了港股資產配置力度,并進一步探索全球資產配置,引起了行業高度關注。受訪人士認為,通過配置全球資產,險資可以更好地把握投資機會,進一步分散投資風險,但也對其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中,港股市場是險資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陣地。港股優質上市公司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相對更加明顯,得到險資的青睞。險資上半年進行的17次舉牌行動中,有14次舉牌標的為港股公司。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近日下發的調研數據顯示,2025年,63%的保險機構計劃加大港股投資規模,主要通過港股通方式增加港股投資。
除港股市場外,還有部分險資機構正在持續探索全球投資機會。例如,6月26日,國壽資產首只全球配置產品正式成立,這是其加快第三方業務發展,加大跨境業務探索力度,提升多元資產和國際化資產配置能力的重要一步。
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48家保險機構累計獲得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額度393.23億美元。不過今年獲得新增額度的僅有5家保險機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兩年已有多家保險公司向監管機構請示增加境外投資額度,未來保險機構QDII額度有望提升。此外,還有部分保險機構正在申請QDII資格。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持續穩健開展全球資產配置,是險資分散風險、提升收益的有效途徑。
在魯曉岳看來,港股投資與全球化配置對險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尤其是對險資的大類資產配置和風險平價策略意義深遠,是我國險企應對低利率環境的必然選擇。港股作為離岸市場橋頭堡,2025年下半場修復動能強勁,險資增配既是提升收益的訴求,更是資產負債匹配的必要之舉。預計在收益驅動、政策護航和戰略轉型等因素驅動下,下半年險資將顯著加大港股及全球資產的配置力度。
16:04 | 科創板2家創新藥企迎來重大新突破 |
16:03 | 全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現場會在山... |
15:18 | 北信源亮相馬來西亞CYDES 2025安全... |
15:00 | 深市首批科創債ETF產品獲批 引導資... |
15:00 | 利好!這一板塊持續爆發!“東北藥... |
14:38 | 京東產發與阿布扎比機場自由區合作... |
14:37 | 百望股份聯合零一萬物 加速產業與A... |
14:35 | 2025智能網聯產業創新與投資沙龍在... |
14:32 | 萬國數據持續探索資本市場創新工具... |
14:11 | 宇樹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 首程控股... |
13:21 | 關于“個轉企” 九部門重磅發文! |
13:21 | 飛沃科技股份回購計劃獲專項貸款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