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汽車板塊一改9月在資本市場的低迷,再度活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10月,74家汽車類上市公司(涵蓋16家跨國整車企業、28家國內整車企業、19家國內零部件公司、11家國內汽車經銷商集團)中,有51家上市公司市值增加,占比接近七成。
具體來看,近七成國際車企10月市值有所增長,總體市值較9月增加3766.7億美元,約等于1.5個豐田汽車(TM)的市值。其中,特斯拉(TSLA)增長幅度最大,市值較9月增加3419.5億美元,環比增長44.02%。
中國車企整體企穩回升,市值總量上漲5598.12億元人民幣(以下簡稱億元)。其中,比亞迪(002594.SZ)10月市值蟬聯榜首,“美股三兄弟”(蔚來、理想、小鵬)當月市值表現較為亮眼,商用車板塊則整體呈現出不同程度跌幅。
汽車零部件領域,19家上市公司中,國軒高科(002074.SZ)、寧德時代(300750.SZ)領漲,僅有3家公司市值出現下滑,10月市值合計環比增加超3733億元。
在“缺芯”問題逐步緩解的背景下,國內經銷商集團的經營狀況已有好轉,11家汽車經銷商集團10月市值合計較上月增加163.22億元。
近七成國際車企市值“飄紅”
10月,16家國際車企中,有11家企業市值“飄紅”,其余5家企業市值出現下滑,合計市值環比增加約3766.7億美元。其中,特斯拉、塔塔汽車(TTM)、福特汽車(F)、戴姆勒(DAI.DE)、法拉利(RACE)當月市值漲幅均超過10%。
具體來看,特斯拉10月市值環比增長44.02%,領跑國際車企。當地時間10月25日,美國汽車租賃公司赫茲發布消息稱,計劃訂購10萬輛特斯拉汽車和部分充電設施。從11月開始,美國用戶可以在美國主要城市的機場及附近店面租賃特斯拉Model3,歐洲部分城市也可提供特斯拉租賃服務。
受此消息影響,特斯拉當日股價大幅上漲12.66%,報每股1024.86美元,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繼蘋果、亞馬遜、微軟和谷歌之后美國又一家市值超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也是第一家達成此業績的汽車制造商。
塔塔汽車則繼續保持9月增長的勢頭,市值環比增長40.91%。10月,塔塔汽車和TPGRiseClimate簽署了一項具有約束力的協議,根據該協議,TPGRiseClimate及其聯合投資者ADQ將投資塔塔汽車新成立一家子公司。
新公司也將利用塔塔汽車現有的投資和能力,加大電動汽車、專用純電動汽車平臺、充電基礎設施和電池技術等項目的投入。據悉,在未來5年,該公司將推出10款新的電動車型,并與塔塔電力有限公司合作,以建設廣泛的充電基礎設施,促進電動汽車在印度的快速采用。
跌幅方面,現代汽車(HYMTF)、本田汽車(HMC)兩家車企10月市值跌幅較大。其中,現代汽車繼9月市值環比下滑7.75%后,10月市值再度出現下滑,跌幅達18.06%。本田汽車市值則未能延續9月增長的態勢,10月市值環比減少4.4%。
10月26日,現代汽車公布了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由于全球芯片供應中斷,現代汽車今年三季度在全球銷售了約89.89萬輛汽車,較去年同期下降了9.9%。其中,海外市場的銷量為約74.42萬輛,同比減少了6.8%;國內銷量為約15.47萬輛,同比減少了22.3%。
在市值排名方面,特斯拉繼續穩坐冠軍寶座,不僅與排名第二的豐田汽車的市值差距進一步拉大至8719.6億美元,其市值也比其余15家國際車企的市值總和還要多。此外,福特汽車、塔塔汽車、法拉利市值排名較9月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15家中國車企市值合增5598億元
相較9月的低迷表現,10月中國車企市值整體企穩回升。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中國28家車企(包括19家乘用車公司、9家商用車公司)中,有15家中國車企市值增加,市值總量增加5598.12億元。
具體來看,市值榜前十位全部“飄紅”。前三甲依次為比亞迪、長城汽車(601633.SH)和蔚來(NIO.N),排名與上月保持相同。其中,比亞迪和長城汽車市值漲幅達到兩位數,分別上漲24.77%和29.28%,市值攀升至8907.02億元和4858.50億元。
“美股三兄弟”10月市值表現較為亮眼。其中,蔚來市值上漲8.99%至4126.73億元;理想汽車(LI.O)市值由9月的1761.03億元上升至2153.8億元,漲幅為22.3%;小鵬汽車(XPEV.N)市值漲幅在三者中最高,為29.29%,以2550.09億元超越上汽集團(600104.SH)升至市值榜第四位。
與之對應的是,蔚來與小鵬汽車9月交付量雙雙突破萬輛。官方數據顯示,小鵬汽車9月共交付約1.04萬輛新車,環比增長44%,同比增長199%;蔚來汽車交付量約為1.06萬輛,創月度交付紀錄。而在8月距離萬輛關口僅一步之遙的理想汽車卻因“缺芯”等因素的影響,在9月滑落至國內造車新勢力銷量排行榜第四位,實現了7094輛的交付量,同比增長102.5%。
相較第一梯隊,與華為概念強相關的小康股份(601127.SH)和北汽藍谷(600733.SH)市值表現則“冷暖不一”。其中,小康股份10月市值環比增長13.96%至920.26億元;北汽藍谷則環比下滑4.15%至604.51億元。據小康股份和北汽藍谷最新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兩家公司仍未擺脫虧損局面,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分別為10.83億元和26.4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市值連跌數月的恒大汽車(00708.HK)于10月止住下滑腳步,公司市值回升至300.19億元,環比增長22.14%。據參考消息援引《南華早報》報道稱,恒大集團可能于2022年在地方政府幫助下推出首款電動汽車,比原計劃晚一年。“恒大汽車已打響了為期三個月的攻堅戰,確保恒馳首車明年初在天津工廠下線。”恒大汽車總裁劉永灼在恒大汽車戰略合作伙伴大會上公開表示。
另一市值變化明顯的企業為*ST眾泰(000980.SZ),隨著重整進程的加速,*ST眾泰10月市值環比增長41.06%至183.91億元,排名較上月提升3位至榜單第20位。9月30日,*ST眾泰發布公告稱,江蘇深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深商)已被確定為其重整投資人,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江蘇深商將向眾泰汽車合計支付20億元的重整投資款。日前,*ST眾泰再發公告表示,該筆重整資金已全部到位。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收盤,*ST眾泰股價報收9.07元/股,公司總市值183.9億元。這意味著,*ST眾泰股價從年初的每股1.14元“狂飆”至如今的9.07元,年內漲幅近800%,市值增加超100億元。
相較乘用車企,商用車板塊10月市值整體呈現出不同程度跌幅。福田汽車(600166.SH)、安凱客車(000868.SZ)和金龍汽車(600686.SH)下滑幅度較為明顯,分別為7.39%、6.45%和5.74%。
國軒高科領漲零部件板塊
10月,國內汽車零部件板塊整體表現優異。19家零部件上市公司中,僅有天齊鋰業(002466.SZ)、科力遠(600478.SH)、方正電機(002196.SZ)3家企業市值出現環比下滑,其他16家公司市值均呈增長趨勢,19家上市公司在10月市值合計環比增加超3733億元。
漲幅方面,國軒高科領跑該板塊,10月市值環比增長24.03%。10月28日晚,國軒高科發布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軒高科實現營收57.25億元,同比增長40.4%;歸母凈利潤6783.05萬元,同比下降20.45%。
此外,國軒高科裝機規模和市場份額也持續提升。今年1~9月,在全球市場,國軒高科裝機量達到5.6GWh,同比增長300%,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1.6%增至2.8%;在國內市場,公司裝機量連續兩個月單月排名位列前三。
萬億“寧王”也繼續保持增長勢頭,10月市值環比增長21.59%,市值接近1.5萬億元。10月27日,寧德時代交出了一份歷史最佳季度成績單。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寧德時代營業收入為292.87億元,同比增長130.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67億元,同比增長130.16%。
在資本市場上,寧德時代繼續受到追捧。公開資料顯示,寧德時代已經超越貴州茅臺(600519.SH)成為公募基金頭號重倉股;而在寧德時代財報發布之后,中金公司甚至在研報中將其目標價調整到了800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數據,截至10月29日收盤,79家鋰電池公司均披露了三季度業績報告。其中,65家公司實現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約82%。在此背景下,贛鋒鋰業(002460.SZ)、億緯鋰能(300014.SZ)等企業市值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
跌幅方面,方正電機10月市值環比下滑18.39%。值得注意的是,方正電機股價在10月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10月11日,方正電機跌停,跌幅達10.02%;10月12日,其股價再度下滑9.22%;10月14日,方正電機股價則出現上揚,當日股價上漲9.95%。
另一個出現市值跌幅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為科力遠,其10月市值環比下滑6.09%。10月28日,科力遠公布今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41億元,同比增長18.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1.24萬元,同比下降83.20%。
“缺芯”局面緩解,經銷商市值回升
10月,國內11家汽車經銷商集團中有5家“飄紅”,市值合計較上月增加163.22億元。
其中,中升控股(0881.HK)以1395.95億元蟬聯國內經銷商市值榜首;美東汽車(1268.HK)環比小幅上漲1.91%,以413.29億元市值位列第二名;廣匯汽車(600297.SH)市值較上月環比下滑10.36%至217.38億元,但仍高出永達汽車(3669.HK)15.39億元,成功守住榜單前三甲位置。
除廣匯汽車外,10月,龐大集團(601258.SH)與和諧汽車(3836.HK)的市值也出現小幅下滑,分別為4.54%和4.5%,最終以171.82億元和51.33億元的市值表現分列榜單第五位和第七位。
事實上,隨著“缺芯”問題的逐步緩解,國內經銷商集團的經營狀況已有好轉。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以下簡稱流通協會)發布的經銷商庫存預警分指數顯示,10月國內經銷商集團的庫存、市場需求、平均日銷量和經營狀況指數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國內經銷商集團平均日銷量指數環比增長8.3%;經營情況指數環比增長3.7%。
“目前,經銷商庫存水平整體偏低,部分廠家針對暢銷車型緊缺、折扣回收等問題,對經商考核指標采取調減或者取消措施。針對訂車周期長的問題,廠家和經銷商出臺保訂單的補貼政策,提升訂單轉化率。”流通協會方面表示。
但從整體環境來看,國內經銷商集團仍未完全擺脫“缺芯”所帶來的供需壓力。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InventoryAlertIndex)顯示,2021年10月我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2.5%,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環比上升1.6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仍處于不景氣區間。
對此,流通協會方面認為,雖然10月的芯片供應情況較9月略有緩解,但仍不能滿足生產需求。經銷商受限于車源不足,未能在“十一”期間進行大規模營銷活動,而終端供應不足帶來的車價上漲也令消費者選擇持幣觀望,這導致“銀十”車市沒有往年火爆,市場呈現供需雙弱的格局。
“目前來看,今年第四季度芯片整體供應預期將好于第三季度,如果汽車產能得以提高,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流通協會方面表示。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