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電動車生態不賺錢或者很難賺錢。軟件做加法,硬件做投入,整車價格卻在往下走。”在2024(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俞經民向《證券日報》記者表達了對汽車行業發展現狀的擔憂。
他表示,當下需要推動燃油車“油電同智”,積極響應用戶需求,回歸用戶本源,才能讓市場穩健發展。
時下,中國汽車產業正值電動化、智能化深度變革時期,新能源汽車市占率不斷攀升,但“電車不賺錢,油車不好賣”的矛盾點也讓車企左右為難。如何有效增強燃油車產品競爭力,平衡好油車、電車之間的關系,成為車企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作為有著40年發展歷史、在中國市場經驗豐富的合資車企,上汽大眾對此提出了一個關鍵詞——“油電同智”。
推動“油電同智”
傳統車企的油電平衡之道
在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下,“智能”成為新能源車型的側重點,而傳統的燃油車型則在“智能”上失去了先機。恰逢途觀L系列煥新之際,上汽大眾以“途觀L Pro”為戰略支點,打響了“油電同智”的第一槍。
“現在上市的新車的確是新能源車居多,而且宣傳智能化,這對選擇燃油車的用戶就比較尷尬。”俞經民表示,要考慮消費者的需求。上汽大眾對智能車的理解主要包括四個方向,即燈要聰明、智能網聯、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
作為上汽大眾的“拳頭產品”,此次途觀煥新而來,在智能化方面擁有IQ.Light高分辨率智慧投影大燈、6屏交互為用戶打造的科技感十足的數字化座艙,同時搭載上汽大眾與大疆車載聯合開發的IQ.Pilot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帶給用戶高階智駕輔助。
“我們希望它能成為最聰明的油車。”俞經民表示,未來,上汽大眾將針對帕薩特、途昂等市場排名靠前的熱銷車型,推出命名為Pro的換代車型。而這就是上汽大眾的“拾遺補缺”。
擁車成本才是真正的性價比
上汽大眾為用戶負責
油、電之爭外,“價格戰”背景下持續的汽車降價潮也是當前行業的顯著特征。但車價下降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否真正實現了對性價比的追求還有待觀察。俞經民告訴記者,在發達國家,擁車成本對消費者來說很重要,買進多少錢減去賣出多少錢就是擁車成本,比如買進30萬元,賣出20萬元,擁車成本就是10萬元。
在汽車持續降價潮中,二手車的貶值也在同步進行,消費者的擁車成本似乎并未得到保障。發現問題的人往往也是解決問題的人。今年,上汽大眾推出了ID.3車型享受三年六折保值回購的政策。該營銷政策也影響到了行業同行,比如特斯拉也推出了官方保值承諾。
“在汽車消費方面,尤其是在擁車成本的理解上,中國市場仍然不是很成熟。對我們來說,還是得自己下場,積極影響我們的消費者,從電動車到汽油車,推出保值回購政策,幫消費者鎖定擁車成本。”俞經民如是說。今年北京車展上,上汽大眾將ID.Care保值包適用范圍推廣至ID.4 X、ID.6 X。據了解,未來途觀L Pro和帕薩特Pro也將適時推出三年保值回購政策。
“作為現代企業,要打造一個成功的品牌,保證性價比的同時,企業需要盈利,才能可持續發展。”俞經民表示。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 “四連...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23:30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金額達5783億... |
23:30 | 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 鋰電池... |
23:30 | 硅片價格延續漲勢 產業鏈價格回暖... |
23:30 |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產業鏈... |
23:30 | 即時零售 尋求顛覆與重構的破立平... |
23: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上市 公募REI... |
23:30 | 投資者踴躍申購 多只科技主題基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