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近期,新能源車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混動市場各種技術路線和產品層出不窮。從復雜的油電混合系統到插電式混合動力,從強調電池續航到注重發動機與電機的協同優化,每個品牌和企業都在試圖尋找自己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定位,混動技術無疑已成為當下最為熱門的競爭賽道。
公司供圖
日前,在寰球汽車集團舉辦的“東風Honda強電智混‘多快好省’技術解碼”活動上,清華大學殼牌清潔交通能源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燃燒能源中心副主任帥石金表示,發動機與電機混合用作車用動力,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滿足未來嚴格法規的主流技術路線之一。而本田是非常重視動力技術的一家車企,其在以電驅為主的混聯構型方面非常到位,這也是能夠滿足各種應用場景下全優體驗的一種構型。并且在未來智能網聯技術的加持下,本田混動技術將展現出更優的全場景體驗。
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進軍混動市場帶來了內卷競爭的加劇,也導致行業競爭的風向吹向了“唯以熱效率論英雄”“只看數據不看實際”。但在專業人士看來,特定實驗工況下的賬面數據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一款混動產品的真實性能和價值,也不能真正代表某項技術具備真正的先進性,而用戶的真實體驗才是衡量技術價值的根本標準。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政研咨詢中心副總工程師朱云堯表示,從市場端來看,汽車最為核心的要素在于其穩定性、可靠性。真正的技術也不在于油箱做大一點,電池做大一點,而在于集成效率和整車的匹配,本田在可靠性、穩定性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發工作,在混動領域的成就有目共睹,其強電智混技術在技術上更為成熟,動力系統更為平衡。
而一款具備良好穩定性和耐久性的產品,不僅僅能為用戶帶來低維護成本和高穩定性體驗,也能夠進一步增強市場的購買意愿。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買本田買的不只是發動機,買的是品質,買的是可靠性,買的是用戶長久的信任。”
國家信息中心汽車市場處處長丁燕認為,滿足消費者需求始終是技術發展最為核心的出發點,在電池顛覆性技術出現前,續航焦慮、充電不便、冬季電池衰減及安全性等問題尚存,混動恰好能彌補純電這些短板,結合各種使用場景,以本田為代表的混動無疑是更好的選擇之一。
(編輯 張明富)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