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以來,合生創展、富力地產(18.40+1.43%)、碧桂園(15.38+1.32%)等多家房企發債項目被“中止”,引發市場對地產債信用風險的擔憂。
“下半年地產業即將迎來債務到期高峰,而目前非標和貸款融資監管趨嚴,債券融資也開始回落,等待借新還舊續命的個別房企恐將面臨現金流斷裂的風險。”市場人士指出,近期債券違約頻發令風險偏好加速下滑,再融資整體收縮環境下房企“強者恒強”的趨勢更加凸顯,伴隨房企間分化加劇,融資潮水退去后,個別資質較差的“裸泳者”發生信用違約的概率或增加。
再融資整體收縮
近期,多家房地產企業債券項目被中止,令市場緊張情緒開始蔓延。盡管有觀點認為,房企債券項目接連遭“中止”,很多可能是技術性原因,但結合近兩年房地產企業發債規模大幅萎縮來看,不少市場人士對房企債券融資會否繼續萎縮充滿擔憂。
2016年四季度以來,債市由牛轉熊,疊加房地產債券發行受限,地產債發行規模明顯收縮。據海通證券(9.82+3.15%)數據,2017年地產企業債券融資量1264.9億元,僅為2016年的16.9%。進入2018年,債市快速反彈背景下3月地產公司債融資一度回升,但隨著債市調整,房地產債融資量再次回落,4月地產債發行量回落至299.1億元,5月中上旬房地產債券發行量共計155.2億元,凈融資量119.3億元,約是4月中上旬的1/3。
房企其他融資渠道也并不通暢。以貸款融資為例,天風證券孫彬彬團隊透露,對于房地產行業,工行、農行、中行、招行、上海銀行等均做出相應的風控部署,如工行提出要加強房地產行業風險管理,審慎把握庫存消化周期較長的三四線城市新增住宅開發融資,從嚴控制商用房開發融資,農行則提出要嚴格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及各項監管要求,堅持“一城一策”的差異化管理策略,從嚴控制高庫存城市的住房項目及地價過高的高成本項目。
孫彬彬指出,細數房企外部融資的主要渠道——債券融資、權益融資、貸款和以信托為代表的非標類融資,目前銀行信貸額度偏緊,優先支持名單內的企業或者符合政策導向的行業;債券融資整體較為低迷,并且一級市場發行結構整體呈現短期化、高等級化特征;非標融資方面也出現萎縮,嚴監管下大量表外非標等資產有回表的壓力;股權質押方面,2018年1月12日正式發布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也明確劃出了60%的質押率紅線,對股票質押比例過高的發債主體進行限制。
在金融去杠桿持續推進,房地產調控趨緊趨嚴的背景下,房地產再融資環境整體收縮,多種外部融資方式都受到較大的約束。
資金“饑渴癥”加重
融資難的另一面是融資貴,單從債券融資來看,房企融資成本上升已經難以避免。
“雖然今年地產債發行略有回暖,但房企發債審批尺度仍較為嚴格,且隨著投資者對地產債趨于謹慎,地產債發行利率顯著上升,地產債發行規模仍較小。”新時代證券文思佶指出,2018年,信用事件大規模爆發,市場的投資偏好向高評級低風險債券傾斜,因此評級相對較低的企業不得不提高發行利率來進行風險補償,但是過高的融資成本可能超出企業負擔能力,致使企業放棄發行。Wind數據顯示,5月以來,房地產債券共發行16只,票面利率超過7%的有9只。
難怪有業內人士戲言,“現在有成本12%的錢要不要?”“當然,用搶的。你拿到錢了還得謝天謝地。”
融資環境惡化、融資成本上升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資金“饑渴癥”加重,目前還有大批的房企正排隊發債。比如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2日宣布,擬公開發行30億元公司債,所募資金擬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和到期債務。
對房地產企業而言,“借新還舊”是高杠桿運營下整個行業面臨的普遍壓力。往前回溯,2015年開始,公司債新規執行后地產債快速擴容,連續兩年發行量劇增,但2016年底金融去杠桿持續推進,嚴監管下房企融資明顯縮緊,然而2015年、2016年大規模發行的地產債將在2018年、2019年進入回售期,內部經營現金流回落,疊加外部融資不暢,房企償債壓力凸顯。
據海通證券數據,今年下半年地產債即將迎來債務到期高峰,截至5月20日,今年地產債總償還量565億元,但年內還有1085億元地產債到期,3165億元地產債面臨回售行權,下半年償付壓力驟升。
“但債券融資尚無起色,影子銀行監管趨嚴、非標萎縮,而表內貸款又受資本金、行業政策制約,再融資難度增加,對于以資金鏈為生命線的房地產行業,整體債務風險增加。”海通證券姜超團隊表示。
分化將進一步加劇
市場人士指出,考慮到2018年下半年起地產債將迎來回售行權集中期,地產債的到期量也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大大增加,房企的資金鏈從今年下半年起將開始承受真正的考驗。在此狀況下,房企“強者恒強”的趨勢將更加凸顯,個別資質較差的中小房企發生信用違約的概率增加。
孫彬彬表示,在調控政策的負面影響下,房企經營性現金流入有所放緩,2018年下半年房企債務滾動發行壓力大,再融資壓力不減,融資轉向表內,行業內企業分化將進一步加劇,部分房企信用資質可能出現惡化。
在此過程中,部分短期流動性壓力較大的民營房地產企業顯然壓力更大,從相關個券收益率上行幅度較大就可以看出市場的謹慎情緒。如16華夏債凈價從5月9日的95.29大幅下行至目前的90.6,15龍湖01凈價日前也大幅下跌近3元。
姜超認為,伴隨企業間分化越來越明顯,融資潮水過去后,個別企業的信用違約概率增加。再融資持續收緊下,企業項目資產中非標準化程度較高、項目去化難度高,或者現有資產抵押程度已非常高,都會影響到企業獲取流動性的能力。未來風險釋放的順序或是:“流動性差的小房企-風格激進的中型房企-管理不善的大中型房企”。
但換一個角度看,對實力較強、規模較大的龍頭房企而言,不管從融資還是經營能力上,其優勢都更為明顯,如大型房企往往擁有充分的抵押物,銀行給的授信額度也比較高,近期尋求海外發債和資產證券化的主體也主要是龍頭企業。
對于地產債投資,機構普遍認為,隨著房企資質分化進一步加劇,對地產債的投資策略也應有所分化,考慮到房地產龍頭企業,自身現金流與回款能力較強,融資渠道更多元和便利,仍具有一定的配置價值;對評級較低、資質較差的地產債而言,則需要格外警惕風險。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