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供給吃緊、需求加大影響,2018年半導體領域漲價的主角或成為以MLCC為代表的被動元件,以及以MOSFET為代表的功率器件。業內人士表示,應用需求的快速提升,加上擴產效應短期難以體現導致這一領域高景氣度至少維持到2019年。
部分產品供不應求
以MLCC為代表的被動元件在2017年第三季度后,受產能供給吃緊影響,價格大漲。2018年行業延續漲價行情,臺灣廠商國巨、華新科多次上調價格,A股上市公司大陸MLCC龍頭風華高科也于近期調漲產品價格。風華高科在互動平臺表示,電阻電容產品均滿負荷生產。
2018年一季度,風華高科實現營收8.42億元,同比增加35.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16億元,同比增加327.69%。公司表示業績增加主要受益于被動元件行情向好,公司主營產品訂單供不應求。公司預計2018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約為2.8億元-3.2億元,同比增加150.7%-186.51%。公司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正在按計劃推進擴產計劃。
與被動元件市場行情類似,MOSFET芯片等功率器件也進入緊俏行情。中泰證券認為,此輪電子元件產品漲價且呈現愈演愈烈趨勢,本質來看是硅含量的持續提升。人工智能、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物聯網等領域都帶動半導體元件需求,而MOSFET是目前最常用的功率半導體器件之一,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對MOSFET需求極大。
根據IHS報告顯示,從內燃機車到電動車的過渡(暫不考慮混合動力汽車),每輛汽車功率半導體價值有望從17美元上漲至260美元。
一位模擬芯片設計工程師認為,上述產品缺貨的主要邏輯是“應用端市場起來了,但產能放量暫時沒跟上,比如智能手機終端性能持續提升,用量會非常高,一部iPhoneX的MLCC用量就在1000顆以上”。
議價能力提升
“各方面產能都開不出來,代工廠在向上調價,封測廠產能也吃緊”,上述模擬芯片設計工程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目前漲價的模擬器件、功率器件、MCU、MEMS傳感等產品并不需要高端工藝制程,主要來自于8英寸晶圓制造產線,然而8英寸晶圓制造產能短時間難以增加。公開信息顯示,目前8英寸晶圓產業鏈上的硅晶圓廠、晶圓代工廠都呈現出滿載狀態。根據Digitimes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臺灣地區主要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攀升至94.7%。廣發證券(11.44+1.42%)測算的數據顯示,至少在2019年全球8寸晶圓產能仍將維持緊張狀態。
近期,臺灣代工廠聯電已經上調8英寸晶圓代工價格,預計漲幅兩成左右。國金證券分析師認為,中芯國際(10.20+3.03%)、華虹半導體(26.95+6.73%)的8英寸晶圓代工業務也有很強地上漲預期。
港股上市公司華虹半導體近期業績亮眼,股價已多日上漲。公司2017年的毛利率同比上漲了2.52%,2018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則在32.07%左右,凈利率則達到18.56%,且近五年凈利率持續提高。
資深產業人士李磊(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8英寸晶圓代工價格的上漲是綜合因素決定的結果。“需求方面,包括汽車、工控在內的應用需求帶動了功率半導體的增長;供給方面,前面幾年8寸晶圓廠都在關停,產能擴充比較難,主要是買不到設備。另外,硅片供應也有困難。”
廣發證券表示,在部分產品上,8英寸晶圓廠相比12英寸晶圓廠仍具有一些成本優勢。但是,8英寸晶圓廠在2007年達到頂峰200座后逐漸減少。2008年-2016年,全球37座8英寸晶圓廠關閉,同時有15座晶圓廠從8英寸切換至12英寸,到2016年全球8英寸晶圓廠減少至180座左右。
李磊表示,制約8寸晶圓廠擴產的主要瓶頸在設備端。“國外沒有新的設備,都是去買二手的,但是國產的8英寸設備已經有很多,不過大部分客戶對國產設備還不是特別信任。”
“未來8英寸代工漲價的幅度不會很高,畢竟8英寸代工也有天花板,上面還有12英寸。如果8英寸代工價格超過12英寸,它就失去了成本優勢。”李磊提示。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