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ST板塊大面積跌停,折射了市場對“實現多種形式的退市渠道”“一退到底”監管決心的回應。觀察人士認為,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首次系統闡述上市公司監管理念,明確了上市公司應堅守的“四條底線”,釋放了存量改革、增量優化的監管政策信號,意味著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將步入監管部門推動、企業自身追求、市場主體合力的新階段。
強化監管,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一直是證監會的工作重點。針對“四條底線”,證監會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在稽查執法中予以重點關注。特別是近年來,行政處罰數量和金額連創新高,形成了巨大的監管威懾力。但從近期曝出的康美藥業數百億資金“失蹤”等案例來看,上市公司亂象仍需重拳治理。
首先,上市公司從嚴監管將迎來政策優化新階段。其中,增量優化、存量改革是兩大關鍵,與此相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落地。一方面,針對多發新發的違法違規行為將實施有針對性的措施,并進行重點治理。這些違法違規行為包括但不限于通過違規擔保、資金占用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說假話、做假賬,操縱業績、操縱并購;通過非法關聯交易輸送利益等。另一方面,針對“出口”“入口”將實施更加嚴格、更加市場化的改革措施,特別是在退市方面,將創新退市方式,嚴格退市制度。
其次,上市公司從嚴監管將迎來外部環境優化好時機。上市公司亂象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違法違規成本過低。目前,提高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已形成共識并提上改革日程。據新華社報道,證券法修訂稿草案三審稿增加了加大對證券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的相關內容。此外,公司法、刑法等修改也在推進中。這些將完善上市公司規范發展的法治環境。
同時,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將迎來多輪驅動新階段。除了上述監管政策優化的倒逼,更多的監管政策優化之后營造的市場化機制,將引導更多上市公司守住底線、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質量。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的優秀代表,絕大部分公司均有追求基業長青、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再加上“三公”環境下優勝劣汰機制的市場作用,上市公司更能主動作為。同時,在優化資本市場生態中,中介機構歸位盡責、新聞媒體積極監督、投資者“用手、用腳投票”也將構成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驅動力。
風物長宜放眼量。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監管部門的積極作為將更好地建設“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生態,引導企業在法治化、市場化環境中做優、做強、做持久。
11:26 | 國芳集團擬出資1545萬元與專業機構... |
10:33 | 九號電動兩輪車曬成績單:上半年中... |
10:30 | 中國電建集團項目專場推介會在北京... |
10:12 | 中國神華啟動大規模資產重組 核心... |
10:03 | 中國神華擬籌劃重大事項!8月4日起... |
10:00 | 房企尋找債務重組最大公約數化債 |
09:25 | 多奈單抗注射液三年長期臨床研究結... |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 “四連...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