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于南
“鋼鐵俠”埃隆·馬斯克近日在社交媒體上的一句“加入太陽能屋頂業務團隊吧!”,成功地掀起了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資本市場,對太陽能屋頂業務的熱情。
早在2016年,特斯拉斥資26億美元收購了SolarCity,還相繼開發了SolarRoof(光伏屋頂瓦)和Powerwall(儲能系統)等針對戶用光伏的產品。也正因為此,若說“特斯拉今年將以中國和歐洲市場為重心,在全球拓展太陽能屋頂業務”絕不僅是戲言。
也許是巧合,與特斯拉幾乎同時,2019年第四次蟬聯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榜首的晶科能源,也對外表達了其對太陽能屋頂業務或者說戶用光伏市場的志向。
而晶科能源同樣有備而來。值得關注的是,晶科能源于去年四季度在部分市場推出了一款功率405W,效率21.22%的N型全黑組件。據悉,這種具有更低衰減和溫度系數,更好弱光性能的組件,還采取了全黑邊框設計。在業界看來,晶科能源推出這一產品的目的就在于令組件與屋頂能夠更好結合,劍指歐洲、日本、澳洲、東南亞和中國市場的光伏戶用屋頂業務。
盡管中國光伏產業已傲視全球,但太陽能屋頂業務,尤其戶用光伏市場,囿于電價、住房類型等種種原因,并不是中國的“特長”,甚至是短板。
曾幾何時,快速擴張的中國光伏產業也曾聚焦戶用市場,但卻因2018年5月31日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業內稱光伏“531”政策),加快了補貼退坡而暫時遇冷。“531之后,戶用市場基本沒法做,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沒有補貼,光伏發電的成本相比民用電價算不過來賬。”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不過,今年1月23日,新鮮出爐的2020年光伏建設方案提出,2020年光伏補貼預算總額度15億元,其中5億元將用于戶用光伏。而這一補貼規模已超出了業界預期。
2月3日,財政部又發布《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積極支持戶用分布式光伏發展。通過定額補貼方式,支持自然人安裝使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戶用分布式光伏設備。
在此基礎上,2月6日,戶用大省山東省發布《關于協調推進分布式新能源發電項目的通知》,通知指出要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科學有序發展,進一步優化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工作,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電網接入方案和消納條件論證工作,并進一步簡化并網手續,公開辦理信息。
“應該說現在政策環境很好,是重燃戶用光伏市場的好時機。”上述光伏業界人士稱,“尤其531政策以后,基于主動、被動的原因,光伏發電成本又進一步下降了。而且中國光伏企業也都在擺脫單一市場的風險,積極全球布局。”
以美國為例,東吳證券研報顯示,美國戶用光伏正在加速反彈,公用事業光伏也又創新高。2019年第三季度美國光伏裝機量為2.6GW,總裝機容量達71.3GW,增長速度達到25%,其中,2019年第三季度戶用光伏裝機量達700MW,同比增長18%。
由此來看,晶科能源和特斯拉不謀而合,都敏銳地發現并布局了大有希望的戶用光伏市場。只是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究竟更接受特斯拉的光伏瓦,還是以晶科能源為代表主推的“屋頂+高效單晶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模式呢?
在業界看來,制約光伏與建筑結合的根本問題,除了技術和成本外,還有適用范圍。“有些產品需要在屋頂建設之初就被采納設計進去,對于現有屋頂改裝的可行性和經濟性卻不大。”在上述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看來,“這點上晶科能源的電池板適用范圍恐怕更寬,并且在價格上,也相比也每瓦2.11美元(約14元/W)的光伏瓦更有優勢。”
但無論是哪種產品更受市場青睞,全球綠色能源崛起,以及戶用光伏市場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其中,中國的戶用市場也必定未來可期。特斯拉、晶科能源同時相中戶用光伏,則意味著這一市場將重新振作。
(編輯 喬川川)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