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一個月后,因經銷商引發的華熙生物與福瑞達生物(下稱福瑞達)之間的“口水仗”再次升級。
福瑞達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黑公關,違法嗎??。?!》一文,稱4月中旬以來陸續遭遇“黑公關”行為。事情起源于4月17日華熙生物發布的一則《致廣大消費者的公開函》。華熙生物稱福瑞達一款面膜在部分電商店鋪和微信朋友圈宣傳時措辭不當,并怒指后者部分產品在電商和社交媒體等平臺宣傳上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隨后第二天,福瑞達發布公開信進行了回應。
5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向華熙生物咨詢其對“黑公關”事件的態度,對方稱他們要表達的都在此前的致消費者公開函中。
一位公關行業資深人士指出,互聯網時代,企業之間除了比拼技術和運營,公關也是一個殺手锏,出現黑公關可以側面說明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這背后是雙方玻尿酸終端消費市場的利益之爭。
公關“口水仗”
4月17日,“華熙生物”在其企業微信公眾號發布了《致廣大消費者的公開函》,稱有消費者反饋,福瑞達產品在部分淘寶護膚品及微信朋友圈宣傳時,提到“福瑞達醫藥就是華熙”“華熙負責出錢、山東福瑞達負責出技術和產品”“潤百顏、肌活、德瑪潤、米蓓兒用到的水解透明質酸鈉的產品都可以說來自山東福瑞達”等相關措辭。
對此,華熙生物稱上述產品都是華熙生物自主研發,使用的核心技術、產權都是自主擁有,有自己的技術能力、產品優勢,不存在上述“華熙就負責出錢,山東福瑞達出技術和產品”的說法。一連用了三個毫無關系(公司之間;運營、品牌之間;技術研發的歸屬之間)與福瑞達美業撇清關系,并指責福瑞達在線上營銷時模糊雙方界限,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4月18日,山東福瑞達亦發布公開信表示,某品牌對外發布導向性言論,用以混淆視聽,對市場信息的公正性與客觀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并指出華熙福瑞達是福瑞達醫藥集團孵化的透明質酸企業之一。2018年華熙福瑞達完成股權變更,更名為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此“福瑞達”與其已無關系。
對此,華熙生物再沒有公司官方回應。不過,華熙生物品牌中心的副總經理朱思楠向行業媒體表示,并不認同福瑞達生物在公開信中提到的“孵化”說法,并舉例,“中國汽車發展之初同樣采用的是合資道路,廣汽集團和豐田合作將后者引入中國市場,而后廣汽集團發展迅速,但豐田能說廣汽是他們孵化的嗎?能說廣汽用到的所有造車技術來自豐田?”
在近一個月中,華熙生物與福瑞達也未再發任何官方聲明。不過,5月11日,福瑞達官方微信上一篇《黑公關,違法嗎??。?!》一文打破了雙方的“沉靜”。
福瑞達稱,4月中旬以來,互聯網上開始陸續出現攻擊福瑞達及旗下品牌的文章,文章中提及所謂“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誤導消費者、侵權”等內容皆指向福瑞達。
福瑞達向媒體表示,針對此事會再次發布正式聲明,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華熙生物方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他們要表達的內容已經在此前致消費者函中明確說明了。
爭奪終端市場
從雙方的交鋒中可以看出,焦點在于“華熙生物與福瑞達生物之間的關系”以及“到底誰在不正當競爭”。
根據華熙生物招股說明書以及工商信息顯示,2001年,華熙國際投資集團注資山東福瑞達生物醫藥有限公司;2012年,山東福瑞達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更名為山東華熙福瑞達生物醫藥有限公司;2018年,經過一系列股權變更后,山東華熙福瑞達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更名為: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此華熙生物和福瑞達不再有股權關聯關系。
雖然不再有股權關系,但雙方仍有密切的業務聯系。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華熙生物招股書信息發現,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福瑞達一直都是華熙生物的前五大供應商之一。在2018年度,福瑞達與華熙生物的供應額為2039.57萬元,占9.88%,為華熙生物第一大供應商。2019年年報顯示,華熙生物與山東福瑞達關聯交易為614.38萬元。
另據公開信息顯示,華熙生物前身向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購買了發酵法生產藥用透明質酸的初始技術。華熙生物在回復上交所第四次問詢中透露,項目技術轉讓費為45萬元,并在2001年8月一次性付清,買斷了該技術。
雙方摩擦背后是玻尿酸終端消費市場的利益之爭。
福瑞達玻璃酸鈉注射液等產品涵蓋了骨科、呼吸科、婦科等多個領域。但在藥品集采等背景下,藥品銷售受到一定影響。
近日,福瑞達醫藥集團總經理賈慶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下,福瑞達在化妝品板塊線上銷售保持較高的增長;在藥品板塊的銷售損失通過未來的努力是可以消化掉的,下半年希望通過互聯網平臺,更多拉動營銷模式創新,力爭把一季度失去的時間和銷售空缺補回來。”
福瑞達更加明確了醫藥健康業務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方向,主業聚焦藥品和化妝品,著力打造中國骨科藥物、玻尿酸高端化妝品領導品牌。
而華熙生物在近年來也開始積極布局終端消費者市場。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新一代的消費者對國貨認知在提升,對大品牌的依賴度較小,這為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板塊發展提供了機遇。2019年,該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6.34億元,同比增長118.53%,占主營業務比例的33.66%。
5月7日,在華熙生物2019年度年報線上溝通會上,趙燕指出:“C端將來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大,在營收的占比也會越來越大。”
可見華熙生物與福瑞達生物都瞄準了終端市場,且在一些宣傳中,都提到各自為玻尿酸龍頭企業,兩者的市場爭奪戰仍在延續。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