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吃面就用“面條鮮”,這是加加食品原創醬油“面條鮮”的專用廣告語。然而,在加加食品面條鮮推出三年后,全國醬油行業先后涌現出10多個廠家的仿冒產品,其中,一家名為清香園的四川調味品公司如法炮制,推出“面條鮮”醬油。
2016年,加加食品對此提出訴訟,認為清香園在醬油包裝、標簽、裝潢上突出使用“面條鮮”文字,屬不正當競爭。
5月15日,這場歷時四年經過三審的“面條鮮”之爭最終以加加食品勝出收官。
事實上,從王老吉與加多寶的“紅罐之爭”到露露與南方露露的對簿公堂,消費領域頻現知識產權糾紛。對此,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知識產權糾紛在中國食品行業以及快消品行業屢見不鮮,這說明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仍有待提高,同時公司也應從產業端思考,建立起足夠寬的護城河。”
打醬油認準“面條鮮”
2009年,加加食品推出新品“面條鮮”醬油,該產品暢銷湖南、四川、貴州等省市,銷售區域遍及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2年,四川清香園開發的新產品中壩“面條鮮”醬油于當年11月上市銷售,并在2015年9月開始銷往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2016年,加加食品將清香園訴至公堂,在經過岳麓區人民法院一審、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一波三折之后,加加食品終于贏得了這場知識產權的維權戰役。
湖南省高院審理認為,加加食品自2009年推出新品“面條鮮”醬油后,投入巨大成本進行全國范圍內的宣傳,公司的“面條鮮”產品已經具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應認定為知名商品。“面條鮮”名稱在消費者心中與加加食品的知名商品產生特定聯系,具有區別于其他經營者的同類商品的顯著特征。
由于四川清香園生產的“面條鮮”醬油與加加“面條鮮”醬油是相同產品,雙方均在包裝顯著位置突出使用“面條鮮”文字標識,足以造成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產生誤認。因此湖南省高院認為,清香園在醬油產品上使用“面條鮮”商品名稱構成不正當競爭。
據了解,目前清香園醬油單品瓶身上的字樣已改為“面條香”,雖只一字之差,但卻標志著這場歷時四年的知識產權訴訟以加加食品的勝利告終。
奇眸知產創始人李建圃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面條鮮’這類直白描述商品通用特性的文字組合不會被授予商標權,但加加食品通過本次勝訴,獲得了一件遠超普通商標權的品牌武器,未來公司可通過持續使用‘面條鮮’標識而不斷增加其顯著性,進而獲得商標權、甚至最終獲得‘馳名商標’稱號也是有可能的。”
“茶顏悅色”反遭“李鬼”起訴
加加食品的“李逵”生擒“李鬼”自是大快人心,不過網紅奶茶品牌“茶顏悅色”被“李鬼”反訴則略顯尷尬。
4月26日,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人民法院發布《廣州洛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廣州洛旗”)與長沙市語依飲品有限公司、湖南茶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天眼查顯示,“茶顏悅色”所屬公司為湖南茶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長沙市語依飲品有限公司為湖南茶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孫公司。
判決書載明,“茶顏觀色”商標注冊于2008年,有效期至2028年,2018年廣州洛旗通過受讓獲得該商標使用權。2017年3月至2019年期間,廣州洛旗陸續在長沙、株洲開設了多家“茶顏觀色”奶茶店。而“茶顏悅色”則早在2013年12月28日便開出第一家門店。
法院審理后認為,“茶顏悅色”于2013年12月開始使用,經不斷的推廣宣傳,消費市場日益擴大,品牌知名度日益提高。而“茶顏觀色”于2017年才開始推廣,此前并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該商標在市場上的實際使用情況。廣州洛旗在明知“茶顏悅色”知名度的情況下受讓“茶顏觀色”商標的行為存有明顯攀附意圖,行為不具有正當性。
雖然最終這場鬧劇以廣州洛旗敗走收官,但“茶顏悅色”被“李鬼”反訴的事件對現代企業維護知識產權高地卻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品牌是企業的命脈,知識產權是品牌的核心。”李建圃建議,現代化服務企業應熟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和規則,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等全方位做好工作,才能占據現代商業價值高地、應對高維度商業競爭。
(編輯 張明富 白寶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