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6月3日對中出臺“斷航”政策后,6月4日,民航局發布最新《關于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與此同時,民航局公布了具備國際客運航班接收能力的37個口岸城市名單,II類機場全部在列。
這正好呼應了證券時報·e公司當日早晨發布的調查報道《海外留學“疫”發艱難II類機場應火線加開國際航班》。該報道稱,隨著我國疫情得到控制、機場防疫手段的優化,可開放更多航班和II類機場,疏解我國數十萬滯留海外的留學生“堰塞湖”問題。
根據通知并結合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來看,民航“五個一”政策仍將繼續保留,但該政策的先決條件(“第5期”航班計劃)有所放開,名單外航司可申請復航。并且,在風險可控下,可適度增加部分具備條件國家的航班增幅。與此同時,民航局創新性設計了“獎優罰劣”機制,實施航班獎勵和熔斷措施。
民航局最新發布解讀稱,國際客運航班調整后,預計目前保持通航的23個國家44個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增加航班44班。預計恢復通航的阿爾及利亞、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卡塔爾、肯尼亞、盧旺達、馬達加斯加、摩洛哥、墨西哥、瑞士、文萊、烏克蘭、伊拉克、伊朗、越南等16個國家的20家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增加航班20個。
此外,一系列調整意味著,不僅從美國飛往中國的航班會增加,接收口岸城市也不再局限于“第5期”規定的城市。新規下,II類機場全部在列。同時,根據美國交通部文件內容,其在6月3日發布的中國航空限制政策,或將迎來相應調整。
針對美方限制舉措,6月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此前,中國民航局同美國運輸部一直就兩國航班安排保持密切溝通,本來已經取得了一些安排進展,現在中方也已宣布政策調整,希望美方不要為解決問題制造障礙。
民航局作出調整
專家這樣解讀
最新《關于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共有九項具體安排,重點涉及“五個一”政策的執行,是否可新增外航航線,以及防疫安排等多方面內容。
一,“五個一”政策繼續保留。
民航局通知顯示,已列入民航局3月12日官網發布的“國際航班信息發布(第5期)”(以下簡稱“第5期”)航班計劃的中外航空公司可以上述航班計劃為基準,繼續按照以下原則執行自/至中國的國際客運航班: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每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上述航線航班可在本公司經營許可范圍內調整境內外航點。
依據此項安排,“一家航空公司在一個國家只能保留一條航線,并且一周最多僅有一個航班”的“五個一”政策仍將延續。“其實原則上還是沒放,但是因為國外疫情形勢的分化,呈現了更精細的動態調整。”某民航業專家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
二,放開“五個一”政策先決條件,名單外航司可申請復航。
實際上,對于有條件的放開“五個一”政策市場早有預期,此次最新通知的最大看點即在于該政策的調整空間如何。
根據此次通知,自2020年6月8日起,所有未列入“第5期”航班計劃的外國航空公司,可在本公司經營許可范圍內,選擇1個具備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每周運營1班國際客運航線航班。
這意味著,此前不在名單上的達美、美國航空等外國航司均有機會復航中國航線,滯留國外的留學生等可選擇的回國航班也將增加。
根據民航局最新解讀政策,此次調整主要涉及前期暫停執飛我國客運航班的95家外國航空公司。
由于沙特、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朝鮮、蒙古、以色列、阿曼、土耳其、格魯吉亞、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馬爾代夫、毛里求斯、印尼等國家仍實施行政停航或限飛禁令,上述國家的31家外航可能暫時無法恢復至華國際航班。因此,6月8日起每周實際執飛的國際客運航班量最多不超過64班。按照3月26日以來每周實際執行率75%測算,每周實際航班量約為150班,實際增加50班;預計每周航空口岸入境人數約33000人,平均每日入境人數約4700人。
國際客運航班調整后,預計目前保持通航的23個國家44個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增加航班44班。預計恢復通航的阿爾及利亞、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卡塔爾、肯尼亞、盧旺達、馬達加斯加、摩洛哥、墨西哥、瑞士、文萊、烏克蘭、伊拉克、伊朗、越南等16個國家的20家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增加航班20個。
另外,通知還指出,在風險可控并具備接收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可適度增加部分具備條件國家的航班增幅。
據民航局介紹,這主要包括四種情況:一是迄今向我輸入病例較少且同我經貿往來密切的國家;二是綜合考慮我海外公民較多、剛性回國需求強烈的國家;三是滿足遠端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前端疫情輸入風險的國家;四是境內外有復工復產需要、已同我國建立“快捷通道”的國家。
此前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五個一”政策之后,國際航班砍線至少超過90%,預計“五個一”政策的執行時間還要取決于國際疫情的發展情況,業內估計可能要持續到10月底,也可能采取分區分級的形式,類似“五個二”、“五個三”,或從疫情恢復較好的區域開始逐步放開。
三,獎優罰劣,實施航班獎勵和熔斷措施。
在最新通知中,除了備受關注的航線開放問題,民航局方面還重點部署了相關防疫安排,并創新型設計了“熔斷措施”,給予民眾防疫“定心丸”。另外,調整版“五個一”措施實施4周后,將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綜合評估,根據綜合評估結果研究后續增加航班的可行性。
具體安排包括,民航局、外交部、國家衛健委、海關總署、移民局等共同建立專班機制,以入境航班落地后旅客核酸檢測結果為依據,對航班實施熔斷和獎勵措施。
獎勵措施方面,航空公司同一航線航班,入境后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旅客人數連續3周為零的,可在航線經營許可規定的航班量范圍內增加每周1班,最多達到每周2班。
熔斷措施方,航空公司同一航線航班,入境后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旅客人數達到5個的,暫停該公司該航線運行1周;達到10個的,暫停該公司該航線運行4周。“熔斷”的航班量不得調整用于其他航線。“熔斷”期結束后,航空公司方可恢復每周1班航班計劃。
根據以上安排,民航局將獎優罰劣,若防疫不得力,將分級別暫停該航司的航班計劃。這也對航空公司嚴格篩查疫情提出了高要求,歐美航司的防疫水準是否能達到我國的要求將面臨考驗。
美國限制中國航班政策
有望相應調整
美國交通部在北京時間6月3日晚發布通知,若中方根據“五個一”政策來限制美國航空公司的中美航線航班,美方將于6月16日起禁止中方航空公司的定期客運航班來往美國,除非在這個日期前采取了有效措施。具體來說,美國交通部將駁回中國各航空公司提交的6月16日后定期航班備案。涉及中國國際航空、首都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廈門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
從美方發布的公文來看,中美航運矛盾的焦點是我國施行的“五個一”政策,該政策是為疫情防控,民航局要求從3月29日開始實施的“一家航空公司一個國家一條航線一周一班”的國際航班政策。
通過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與航空業人士的交流來看,目前飛往中國的航線被稱為“下金蛋”航線,因為中國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且有大量需要飛往中國的旅客。對于航空公司來說,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小,且收益高,因此美國航空公司都盯上這塊“肥肉”想要分一杯羹。
今年5月,美國的航空公司開始計劃恢復往返中國的定期客運服務。美聯航和達美航空已宣布打算在6月初恢復在各條路線上的定期客運服務,并已向中國民航提出申請。但是由于“五個一”政策要求以3月12日發布的國際航班計劃(即上文提到的“第5期”)為基準,而美國各家航空公司在2月就已暫停所有中美航班,因此不符合這個前提條件,始終未恢復航線。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6月4日早晨發布的調查報道《海外留學“疫”發艱難II類機場應火線加開國際航班》中分析,目前“五個一”政策仍將保留,但是有望取消312時刻表的先決條件。
6月4日上午,民航局發布的公告果然仍然堅持“五個一”政策,但是放開了“第5期”這一先決條件。民航局稱,自2020年6月8日起,所有未列入“第5期”航班計劃的外國航空公司,可在本公司經營許可范圍內,選擇1個具備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具體城市名單可在民航局官網查詢),每周運營1班國際客運航線航班。
民航局4日公布的最新名單顯示,具備國際客運航班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名單:北京、常州、成都、大連、福州、廣州、貴陽、哈爾濱、杭州、合肥、呼和浩特、濟南、昆明、蘭州、南昌、南京、南寧、南通、寧波、青島、泉州、廈門、上海、深圳、石家莊、太原、天津、溫州、烏魯木齊、無錫、武漢、西安、延吉、長春、長沙、鄭州、重慶。
這意味著,從美國飛往中國的航班不僅會增加,接收口岸城市也不再局限于“第5期”規定的城市,II類機場全部在列,呼應了證券時報·e公司的調查報道《海外留學“疫”發艱難II類機場應火線加開國際航班》。
美國交通部昨天發布的文件表示,目前擁有中美客運航線的中國航空有4家,但是美國航空公司一家都沒有。我們未來批準中國航空公司的航班數量,將與中國政府批準美國航空公司的航班數量相同。
目前,“第5期”的先決條件放開,這意味著,美國航空公司飛往中國的航線均會陸續開放,也就是說,美國交通部在6月3日發布的中國航空限制政策,將相應調整。實際上,該先決條件放開后,隨之開放的也包括歐洲各航空公司,隨著各個國家對于轉機的逐步放松,將加大旅客選擇余地,有助于滯留在海外的中國公民回國。
此外,就美國交通部在6月3日發布中國航空限制政策,6月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此前,中國民航局同美國運輸部一直就兩國航班安排保持密切溝通,本來已經取得了一些安排進展,現在中方也已宣布政策調整,希望美方不要為解決問題制造障礙。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